回到家,吕媪可不乐意了,对着吕公一顿骂:“你以前总说要把女儿嫁给贵人,沛县县令那么好的条件,你都不答应,怎么就看上刘季了?他就是个混日子的亭长,没房没车没存款,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吕公却胸有成竹:“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我看刘季面相贵不可言,将来必有大出息,咱们就等着享福吧。” 吕媪虽然不满,但也拗不过吕公,只好同意了这门亲事。
事实证明,吕公这把赌对了。吕雉嫁给刘邦后,虽然吃了不少苦,但后来成了汉朝的皇后,权倾一时。而吕公,也因为这一决定,成了开国皇帝的老丈人,富贵终身。这事儿告诉我们,看人不能只看眼前,得有长远眼光。吕公相面,与其说是迷信,不如说是他看准了刘邦的潜力 —— 一个敢空手套白狼、在宴会上毫无惧色的人,绝非池中之物。
刘邦当亭长时,有次请假回家种地。吕后带着两个孩子在田里干活,来了个老父讨水喝。吕后心地善良,不仅给了水,还让老父吃了饭。老父吃完后,看着吕后说:“夫人是天下贵人啊。” 又看看孝惠帝,说:“夫人之所以显贵,全靠这个儿子。” 再看看鲁元公主,也说贵不可言。老父走后,刘邦正好从旁边回来,吕后赶紧把这事告诉了他。刘邦一听,来了兴趣,连忙追上老父,问自己的面相如何。老父说:“刚才夫人和孩子的贵相都跟你有关,你的面相更是贵不可言,将来必成大业。” 刘邦连忙感谢:“要是真如您所说,日后定不忘您的恩德。” 等刘邦显贵后,想找老父报恩,却再也找不到了。
这事儿透着蹊跷,有人说老父是神仙下凡,专门来给刘邦造势的;也有人说,这是刘邦团队编造的故事,为的是营造 “天命所归” 的舆论。但不管怎样,这个故事在沛县传得沸沸扬扬,刘邦的威望又上了一个台阶。
真正让刘邦走上造反之路的,是他押送徒役去骊山的经历。当时,秦朝严刑峻法,徒役如果不能按时到达骊山,就是死罪。刘邦作为亭长,负责押送几百号徒役,结果一路上不断有人逃跑。走到丰西泽中时,刘邦算了算,照这样下去,到了骊山估计就剩自己一个人了,反正都是死,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当晚,他摆了桌酒,跟徒役们说:“你们都走吧,我也从此逃命去了。” 没想到,徒役中有十几个壮士觉得刘邦仗义,愿意跟着他一起走。
当晚,刘邦喝得醉醺醺的,带着这十几个人在泽中赶路。突然,前面探路的人回来报告:“老大,前面有大蛇挡路,咱们还是回去吧。” 刘邦醉眼朦胧:“壮士走路,怕什么蛇!” 说完,拔出剑就往前冲,一剑把大蛇斩成两段。走了几里地,他醉倒在地。后来,有人经过斩蛇处,看见一个老妪在哭,问她为啥哭,老妪说:“我儿子是白帝子,化为蛇挡路,被赤帝子斩了,所以哭。” 众人觉得她胡说,想打她,老妪却突然消失了。这事传到刘邦耳朵里,他心里暗喜,觉得自己就是赤帝子,斩白帝子,就是上天让他取代秦朝。从此,他更加自负,跟着他的人也越来越敬畏他。
其实,这明显是刘邦团队搞的 “舆论战”。秦朝属水德,尚黑,白帝子代表秦朝,赤帝子代表刘邦,斩白帝子就是预示着秦朝将亡,刘邦将兴。这种神神鬼鬼的故事,在当时的老百姓中很有市场,很快就传遍了沛县,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刘邦是天命所归,纷纷前来归附。
秦始皇常说 “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来镇压。刘邦听说后,心里犯嘀咕:“这说的不会是我吧?” 于是跑到芒、砀山泽之间躲了起来。可奇怪的是,吕后总能找到他。刘邦很纳闷,问吕后怎么回事。吕后说:“你住的地方上空总有云气环绕,所以我跟着云气就能找到你。” 刘邦一听,心里更高兴了,觉得连上天都在帮他,于是干脆利用这个传说,进一步凝聚人心。
沛县子弟听说后,很多人都觉得刘邦确实有天命,纷纷前来投奔。就这样,刘邦的队伍从十几个人,慢慢发展到几十人、几百人,成了芒砀山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此时的刘邦,虽然还没正式起义,但已经具备了领袖的气质。他懂得利用舆论,懂得收买人心,更懂得在关键时刻果断决策。比如释放徒役,看似是无奈之举,实则是他看清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知道天下即将大乱,提前为自己攒下了第一波人马。
刘邦当亭长时,还搞了个 “刘氏冠”。他用竹皮做帽子,让手下的 “求盗” 去薛地定制,每次出门都戴着,后来显贵了还戴,成了他的标志。这帽子后来成了身份象征,汉朝建立后,规定只有爵位在八级以上的人才能戴,俨然成了 “帝王同款”。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刘邦很懂得包装自己,通过一些细节来树立自己的独特形象,让别人记住自己。
再看他平时的为人处世,虽然喜欢喝酒好色,但对兄弟却很仗义。比如樊哙,跟着他出生入死,刘邦从不亏待;夏侯婴被人告发,刘邦想尽办法救他。他知道,要成大事,就得让兄弟们觉得跟着自己有奔头,所以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渐渐在队伍中建立了威信。
回顾刘邦的早年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些故事有的是巧合,有的是人为编造,但都为他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他从一个喜欢喝酒、好色的基层小吏,一步步成为众人追随的领袖,靠的不仅仅是天命传说,更是他自身的性格魅力和政治智慧。他懂得利用舆论,懂得收买人心,更懂得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些品质,让他在秦末乱世中脱颖而出,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业。
有人说,刘邦的成功全靠运气,靠天命,但其实不然。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算计和谋略。从咸阳观秦帝时的大志初显,到吕公相面时的抓住机遇,再到斩蛇起义、云气之说凝聚人心,他一步步地为自己积累资本。虽然出身低微,但他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有一双善于发现机会的眼睛,更有一股敢于冒险的勇气。这些,才是他从沛县混子逆袭成为开国皇帝的真正原因。
刘邦的早年传奇,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秦朝的残暴统治下,像刘邦这样的小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改写了历史。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大志、有谋略、有勇气,即使出身低微,也能成就一番大业。这或许就是刘邦早年经历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吧。
喜欢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