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陛下的子民

作品:隋烽|作者:漠北小小生|分类:历史|更新:2025-04-27 21:25:16|字数:4936字

启民可汗真名叫叫阿史那·染干,因突厥内乱投靠隋朝,受隋文帝册封为“启民可汗”,意为“智慧之王”。

或许是家族基因不良,他与都兰两人(叔侄关系)身材同样矮小,都兰好歹还能看出几分机智来,可这启民……

脸盘大,方颧细目,枯黄发辫稀疏蜷曲,罗圈腿走起路来如鸭摆蹼,一副想秃但又没准备好的模样。

萧邢辕门处见到启民可汗时,心里暗暗怀疑隋文帝是不是用这个封号在嘲讽这厮,智慧之王反正从外表上看不出半点智慧残留的影子。

启民可汗是被隋文帝册封,享异姓王待遇,宇文述率一众人先行礼。

启民见众人神情严肃,纵身下马,急切问道:“宇文将军,这么急召我来五原,可有紧要之事?”

“可汗明鉴。”宇文述抱拳沉声,“若不是有紧要事岂敢劳烦可汗亲至,李太师……李太师昨日夜里薨了……”

启民表情瞬间凝滞,失声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九日前德岭山遇伏,坠马受伤。”宇文述垂首,“纵有良医,奈何春秋已高。”

启民突然暴怒,厉声问道:“可否查明何人所为?”

不待宇文述答话,礼部侍郎马光出声道:“还是去帐中商议吧。”

……

帐内启民和宇文述两人居于上首,其它人等分列两侧而座。

宇文述将宇文弼和萧邢向启民做了介绍后,将隋文帝的旨意转达。

启民听后眉头紧蹙,试探问道:“宇文将军,眼下我部和阿史那、阿史德部正在与葛逻禄部鏖战,胜负未分,凭皇帝一道旨意就想划出河套草场,恐怕……”

萧邢坐在下首不动声色,心下暗道:“人不可貌相,启民虽面脸憨厚,心机却是深不可测,一句话就将宇文述套住,看来需要打起精神应付,大意不得。”

果然,宇文述被启民这一句话僵住,一时之间却不知如何开口。

“可汗何必担忧,河套与五原相邻,伯脱贵族四部折损过半,况且派灵州车骑将军屈突通率三千精锐驻防,谁敢于你不利?”

黄门侍郎宇文弼见宇文述被启民一句话问住,当下面露不悦,起身说道。

正此时有士卒奉茶而入,启民嘿嘿一笑双手将茶端至宇文弼前。

笑问道:“宇文侍郎说得有道理,只是不知道屈突通将军这三千人马准备布置在何处?”

萧邢和宇文述两人听到此处对视一眼,心中警铃大作——启民没安心!

宇文述急忙截断话头道:“这三千人马的驻地尚未商议,等某将草原的局势报与兵部后,再议不迟……”

启民反客为主,冷笑道:“大将军,上月遵将军令尽发精锐北上,如今胜负未分、草场未定便要撤防?

河套草场原是铁勒七部所有,这是空口封赏还是让我去火中取栗?

屈突通虽勇,可三千人马放在茫茫草原又有作用,封赏的河套草原不就是划了块吃不到的大饼吗?”

宇文述本就不赞成此时放弃谈判,月前才唆使启民去和葛逻禄部拼命,现在又撒手不管,确实也是自己理亏,再被启民这一激,张了张嘴,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萧邢心中冷笑:“还是真小瞧了启民这厮了,他这算盘打的倒是响亮。”

“今日既是请可汗来商议,自然不是一家独言,不知可汗的意思是……”

萧邢见局面被动,端过滚烫的茶杯轻轻吹了一口,缓缓开口问道。

启民眼神中透着机智,脸上却是挂着憨笑,道:“我部陛下亲册,亦是陛下子民,眼下谈判之事搁置,三千人马虽不多却是代表隋国,安胡此处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帐中哪怕是不懂军事的马光、宇文弼听到此处也是勃然变色。

安胡位于克鲁伦河下游,眼下正是启民部、伯脱四部、葛逻禄部谁也不愿意放弃的战略要点。

若真将三千人马置于此地,便成了启民的打手,假如此獠生出异心联合其他势力,这便是三千人质,启民的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妙。

帐内一时间静寂无声……

萧邢笑吟吟地起身,朝着启民拱了拱手:“难怪陛下对可汗赞许有加,今日一见所言非虚,可汗不仅上马能战,对这排兵布阵也是颇有心得。”

“陛下过奖……等草原大定,我定去大兴城去当面谢恩。”启民哈哈大笑,似乎并示听出萧邢言外之意,再次催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萧邢带头击掌大赞:“下官以为可汗提议甚佳!”

启民迟疑道:“萧别驾也觉得此法可行?”

宇文述、马光正要出言反对,却被萧邢眼神示意阻止,转头望着启民笑道:“可行!着实可行,安胡之地北扼伯脱咽喉,南断葛逻禄粮道,驻军于此,乃是一手妙棋。”

“只是……”萧邢摩挲着下颌,忧虑道:“可汗的办法虽然好,下官认为还有一处没有考虑周全……”

启民见萧邢答应得如此痛快,心中顿时疑虑丛生,小心道:“不知是哪位没有考虑周全,还请萧别驾指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隋烽》,方便以后阅读隋烽第140章 陛下的子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隋烽第140章 陛下的子民并对隋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