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北方静点

作品:末日归途:带着家人杀出鹰国|作者:西风逐墨|分类:科幻|更新:2025-04-28 02:48:21|字数:4456字

上午九点零七分。

屋内的餐桌上还残留着辰宇吃完早餐后的小点心屑,一只红色小叉歪在盘边。

张砺站在二楼窗前,右手持着对讲机,左手在笔记本上标记下新坐标。那是刚刚林中男子通过无线电传来的:一组东北偏北方向的坐标,定位在一处名为“北方静点”的废弃疗养院附近。

“距离十八公里,直线飞行约十七分钟。”王沐晴在操作台前迅速敲击键盘,但随即停下手。

她眉头微蹙:“那片区域是地图上的灰区,无详尽地形信息。网络瘫痪了,GPS信号也不稳定,只能靠我们手动控制,按地标、风向和经验导航。”

张砺点点头:“设为手动单向任务,保留返航路径备用。我们只看一眼。”

“我加一个地面扫描环节。”王沐晴低声补充,“如果他们说的异常真在那附近,我们或许能捕捉到热源痕迹。”

张砺沉声应道:“不需要靠太近,优先高空、广角、快速侦查。”

几分钟后,无人机在后院草坪上轻轻升空,螺旋桨切开晨风,银白色机身映着日光渐渐远去。

王沐晴坐在操作台前,全程手动操控飞行路径。没有网络支援与GPS定位,她每一步都需要通过地标、高度与风速估算判断方向,仿佛在重新习得一种古老的导航艺术。

张砺则一边协助记录路径点,一边用备用望远镜望向东北方向的地平线。他观察山线起伏、林带颜色和远处残破的公路标志,再对比手中的远程地形照片,手动校准无人机可能的航线偏差。两人神情专注,沉默无言,像在执行一次无容许出错的术前计划。

张砺和王沐晴并肩站在二楼窗前,谁也没有说话。

辰宇坐在客厅的小毯子上,正专心搭积木,嘴里哼着一首只有他自己听得懂的儿歌。

在风的尽头,那架无人机正穿越未知的天幕,飞向“北方静点”的废墟之中。

十七分钟后,画面骤然一暗,再次亮起时,摄像头已切入俯瞰角度。北方静点如其名,静得出奇。

那是一片被森林缓慢吞噬的废弃疗养院,外围是一道倾斜破损的铁栅栏,早已被藤蔓缠绕得不成样子。

建筑群掩映在阴影浓重的树冠下,主楼有四层,灰色砖墙风化严重,表层剥落成斑驳斑点,仿佛曾被烧灼又被遗弃。

屋顶中央塌陷,边缘断梁裸露,像伤口一般暴露在空中,风吹过时带起大片脱落的黑色瓦屑在空中翻卷。

无人机缓缓降速,贴着林梢飞行,在画面中拉出一条横跨整片建筑的斜线。王沐晴操控稳定,双眼紧盯每一帧图像。张砺迅速切换至热成像通道,画面蒙上一层蓝绿色滤波。

“外层无热源反应。”他低声道,“切入中段楼体。”

王沐晴按下微调按钮,无人机开始缓慢下降,高度锁定在十五米左右,斜斜地掠过主楼侧翼的半塌门廊。那是建筑中段靠近接待厅的位置,破碎的楼梯依稀可见,钢筋已被植物钻穿,仿佛自然与人造的界线在此彻底崩解。

突然,画面中一面残破的窗户内透出一道反光,那光线微弱却明显偏离天空的方向,仿佛来自内部某种抛光金属或玻璃碎片。

“暂停。”张砺立刻按下画面标记键,“那是……镜面反光?还是……”

几乎在他说话同时,热成像屏上跳出一道模糊的人形热源,从一楼偏厅方向疾闪而过,仅持续不到一秒。

“有反应。”王沐晴声音骤低,“不在固定点,运动速度快,方向不规则。”

张砺立刻道:“上升,后退,远距扫视,别靠近。”

无人机迅速拉高,飞行曲线呈锯齿状后撤,张砺一边盯着画面,一边切换多角度影像。

那栋主楼此刻变得更小,但其结构轮廓清晰浮现,楼体西侧有一道黑色裂缝状走廊,似乎连接一间半地穴式的后厅。就在此时,阴影深处再度一闪,两道窗口几乎同时浮现出诡异的反光点,方向相对,但光线角度略有偏差。

“还有两处窗户在反光。”王沐晴低声说,“不对称,不像自然光——可能是手电或红外照射器反射。”

张砺眼神陡然收紧:“它不是一个。”

随即,热成像图像上重新浮现出两处淡红轮廓,一个在主楼三层靠西走廊,另一个则在顶层楼梯间附近,移动时极短,仿佛只故意露出极小热量尾迹。

“像在巡逻。”王沐晴几乎贴在屏幕上,“节奏很整齐,而且在压制热量,类似间歇性闪现。”

“也可能是测试我们能不能发现它。”张砺低声道,语气带着一丝沉重,“如果真是智能感染体,我们现在已经暴露。”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目光一刻未离开屏幕,“回撤,不要冒险。收尾时抓一张全景图,回去后慢慢分析。”

无人机开始回转拉升,镜头缓缓扫过整座废墟般的疗养院,那座曾用于休养、治愈的地方,如今像一具安静却濒临苏醒的尸体,沉沉躺在林海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末日归途:带着家人杀出鹰国》,方便以后阅读末日归途:带着家人杀出鹰国第83章 北方静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末日归途:带着家人杀出鹰国第83章 北方静点并对末日归途:带着家人杀出鹰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