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牵制东线

作品: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作者:古月墨海|分类:历史|更新:2025-05-03 14:32:43|字数:2948字

工器三十六年冬,乾清宫暖阁内,铜制熏炉飘着乳香,二十八座蒸汽暖壁吐着白雾,将殿内温度维持在黄钟律适宜的二十三度。朱载钧转动着「工器协和」玉扳指,听着下方文华殿传来的黄钟律十五击报时,目光落在《奥斯曼战情图》上——苏莱曼二世的「铅毒新军」如墨渍般在巴尔干半岛扩散,直逼罗马尼亚草原。

「陛下,莫斯科公国使者急报!」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掀开明黄帷幄,手中铜盘盛着半块冻得发硬的防铅护甲碎片,「东欧联军在喀尔巴阡山脉遇阻,奥斯曼「曼陀罗毒雾」已突破斯洛伐克防线!」

朱载钧接过碎片,护甲内侧隐约可见工禾纹与东正教十字架的合纹。「说详细些。」他敲了敲案头的《工器同盟纲领·东欧版》,书脊上「技术即民生」的烫金字样在蒸汽灯下泛着微光。

兵部尚书谭纶展开羊皮地图,铁指划过罗马尼亚边境:「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遣使者求援,其「齿轮哥萨克」虽装备我朝防铅护甲,却因「曼陀罗毒雾」导致钟鼓监测网失灵。」他指向布加勒斯特,「东欧联军退守多瑙河防线,急需「黄钟律稳频器」与防铅涂料。」

户部尚书李戴捧起蒸汽算盘:「陛下,工器监驻莫斯科监事回报,当地匠人已能铸造黄钟律九击共振甲,但橡胶衬垫损耗率过高,」他调出损耗曲线,「若无我朝硫磺支援,防铅涂层将在一月内失效。」

朱载钧望向暖阁北墙的《工器同盟传播图》,莫斯科、基辅等地的工禾纹标记连成一线,却在布达佩斯附近被奥斯曼的铅毒阴影切断。锦衣卫指挥同知陆炳突然闯入,呈上鎏金密匣:「陛下,埃及提举司传来急报,其毕业生阿里·本·哈桑已在汉志部落改良枣椰树灌溉系统,以黄钟律十五击共振原理优化水车齿轮比,灌溉效率提升三成。」

「传旨:」朱载钧起身,锁子甲鳞片擦过《工器同盟章程》,「一、工器监火速向莫斯科公国空投「黄钟律稳频器」,附赠罗马尼亚橡木蒸馏的防雾剂;二、」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陆炳呈上的阿拉伯文密报,「着锦衣卫协助阿里·本·哈桑整合汉志部落,许以「阿拉伯工器同盟」盟主之位,提供防铅水车工艺图——以黄钟律共振腔过滤铅毒,无需经文吟诵。」

首辅张居正拱手谏言:「陛下,阿拉伯诸部素无统合先例,阿里虽有技术威望,但缺乏世俗权威……」

「非也。」朱载钧展开红外热像图,阿拉伯半岛的硫磺矿脉如红色血管跳动,「当年郑和船队曾在亚丁湾立「工器互惠碑」,今以「防铅水车」为饵,以「黄钟律灌溉技术」为旗,何愁阿拉伯酋长不响应?」他指向波斯湾,「奥斯曼「铅毒商路」必经美索不达米亚,阿里若控制幼发拉底河,便可断其东线粮草。」

申时三刻,朝会散讫。朱载钧独留陆炳,展开阿里·本·哈桑的工器档案:其毕业论文《论黄钟律在水利齿轮设计中的应用》曾革新埃及风车,通过调整齿轮齿数比实现黄钟律十五击共振,可提升提水效率并减少铅毒沉积。「告诉阿里,」朱载钧在密诏上盖下「工器永昌」印玺,「若能统一汉志部落,朕许其成立「阿拉伯工器联邦」,垄断红海防铅贸易。」

暮色中,朱载钧登上乾清宫月台,望着西北方天际。他知道,当莫斯科的「齿轮哥萨克」敲响黄钟律战鼓时,阿里的驼队正载着防铅水车穿越沙漠,车铃与齿轮的合鸣交织,终将在奥斯曼的东线织就一张技术与民生的大网。而大明的工器同盟,正如沙漠中的绿洲,终将让铅毒退散,让黄钟律的机械合鸣,响彻从喀尔巴阡到汉志的每一寸土地。

雪愈下愈急,远处工器监的蒸汽钟突然敲响黄钟律十五击——那是东欧联军在多瑙河击退奥斯曼前锋的捷报。朱载钧摸出袖中阿里寄来的椰枣干,果核上刻着工禾纹与阿拉伯文「团结」字样。他忽然想起《工器同盟纲领》里的话:「有工器处,必有温饱。」或许,这便是大明工器王朝的使命:不是以奇幻技术征服,而是让每个匠人在敲击齿轮时,听见黄钟律与民生的共振。

喜欢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方便以后阅读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第301章 牵制东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第301章 牵制东线并对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