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轩那番充满力量和远见的话语,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启明芯核心决策层的会议室里激起了千层浪。
自己做操作系统?自己建生态?
这个念头太过疯狂,太过大胆,以至于让会议室里一时间陷入了诡异的寂静。每个人都在消化着这个信息,都在权衡着其中的风险与机遇。
质疑和担忧的暗流仍在涌动。毕竟,从一个成功的芯片设计公司,跨界到一个需要投入无底洞般资源、并且要与微软、诺基亚等巨头正面竞争的软件平台领域,这无异于一场豪赌,赌上的,是整个启明芯的未来。
就在这关键的、甚至有些动摇的时刻,一直静静倾听、手指在笔记本电脑上快速记录和分析的赵晴鸢,轻轻合上了电脑。
她抬起头,清冷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终落在林轩身上,两人交换了一个只有彼此才懂的、充满信任和默契的眼神。
然后,她站了起来。
这位启明芯的首席财务官兼战略负责人,以其一贯的冷静和专业,开始阐述她的观点。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我知道,大家对林总刚才提出的新战略,最大的疑虑,可能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风险太大,投入太高,我们是否‘玩得起’?第二,即使做出来了,市场是否会接受?我们是否具备成功的‘基因’?”
“关于第二个问题,小张刚才已经做了很好的阐述。我相信‘基因’是在战斗中形成的,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方法、有人才,软件和生态并非不可逾越的天堑。”
“现在,我重点从风险和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赵晴鸢走到投影屏幕前,调出她刚刚快速整理好的几张核心数据图表。
“首先,我们来看选择‘容易的路’——也就是全力满足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要求,成为他们的核心芯片供应商,这条路的风险和回报。”
屏幕上出现了一条看似稳健、但增长缓慢且天花板明显的营收预测曲线,以及另一条波动剧烈、利润率持续下滑的曲线。
“正如我之前分析的,这条路看似稳妥,实则暗藏巨大风险。我们的营收会被两大客户深度绑定,失去议价能力和战略自主权。利润率会被无限压缩。更可怕的是,一旦他们在技术路线或供应商选择上做出调整,我们可能瞬间失去所有订单,多年的投入付诸东流。这种‘寄生’于巨头生态系统下的生存模式,本质上是脆弱且缺乏想象空间的。”
“它最好的结果,也只是让我们成为一家规模很大但利润微薄、随时可能被取代的‘打工皇帝’。这,绝不应该是启明芯的追求。”
她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切换到下一张幻灯片。
“现在,我们来看林总提出的这条‘更艰难的路’——自主打造‘北辰’平台和生态。”
屏幕上出现了两条形成鲜明对比的曲线:一条是初期投入巨大、几乎是垂直下降的现金流曲线;另一条则是在经历了几年的“烧钱”之后,一旦成功突破拐点,就呈现出指数级增长、几乎没有上限的价值曲线!
“风险,我承认,巨大!”赵晴鸢毫不讳言,“自主研发操作系统和构建生态,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将是天文数字!按照我的初步估算,未来五年,我们需要为此准备至少50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持续投入!这笔钱,即使加上我们即将进行的IPO融资,也需要我们精打细算,甚至可能需要后续进行更多的战略融资。”
“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执行风险,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旦失败,启明芯可能真的会万劫不复!”
听到这里,会议室里不少人再次倒吸一口冷气。百亿美元的投入!五年以上的持续烧钱!这简直是在玩火!
“但是!”赵晴鸢的声音陡然提高,充满了力量和自信,“风险与机遇永远是成正比的!一旦我们成功了呢?!”
“一旦‘北辰’OS真的凭借其革命性的体验,赢得了用户的认可?” “一旦‘北辰应用市场’真的吸引了全球百万开发者,成为新的应用分发中心?” “一旦我们围绕‘北辰’构建起一个包含硬件、软件、服务在内的完整生态闭环?”
“那么,”她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启明芯将彻底摆脱硬件供应商的桎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规则制定者和平台掌控者!我们将拥有无与伦比的用户入口价值、生态主导权和品牌影响力!我们的公司价值,将不再用百亿美元来衡量,而是五千亿、甚至万亿美元!这,才是真正配得上启明芯技术实力和团队梦想的未来!”
“从财务回报的角度看,”她总结道,“做供应商,我们最好的结果可能也就是获得几十倍的投资回报;而做平台,一旦成功,回报将是成百上千倍!这两种选择,哪一个更符合我们作为一家高科技创新企业的风险偏好和价值追求,答案不言而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