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立刻与CPU设计团队沟通,优化了该单元的时钟门控逻辑,并建议OS内核团队在不使用FPU时,通过软件指令将其置于更深度的睡眠状态。经过修改和重新仿真,峰值功耗被成功压回了预算之内。
类似这样对每一个毫瓦(mW)功耗的“斤斤计较”,贯穿了整个功耗签核的始终。
战场三:与物理规则的“像素战争”!
当所有的功能、时序、功耗都基本达标后,最后的、也是最繁琐的一关,便是物理验证。
负责物理验证的工程师们,正面对着「盘古-验证」工具报告出的、密密麻麻的、可能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个设计规则检查(DRC)违规和版图与原理图一致性(LVS)检查错误列表。
这些错误,有些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间距或尺寸偏差,有些则可能是致命的短路或开路。工程师们必须像侦探一样,耐心地、逐一地去定位、分析和修复每一个错误。
“这个DRC违规,是因为金属层3(Metal 3)的走线距离过孔太近了,需要调整走线路径。” “这个LVS错误,是原理图中一个N管的尺寸,和版图中对应管子的尺寸不匹配,需要核对修改。” “这个天线效应违规,需要在这条长连线上插入一些跳接金属来释放电荷积累。”
这项工作极其枯燥,极其耗费眼力,但也极其重要!任何一个遗漏的物理错误,都可能导致价值数千万美元的硅片变成一堆无用的沙子!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距离最终的Deadline越来越近。整个部门都处于一种高度紧张、近乎窒息的氛围中。
终于,在距离GDSII提交前最后几个小时,所有的验证流程都画上了代表“通过”的绿色标记!
DRC Clean! LVS Clean! ERC Clean! Timing Met! Power Optimized!
当最终的Sign-off报告生成,确认芯片设计在所有关键环节都已达标,可以正式交付流片时,一直紧绷着神经的陈家俊,这位铁打的汉子,也忍不住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感觉全身的力气仿佛都被抽空了。
他站起身,环视着一张张写满了疲惫、但更多是如释重负和自豪的脸庞,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宣布:“各位!「天枢一号」……设计定型!准备……Tape-out!”
没有想象中的欢呼,只有一片短暂的沉寂,随即被一阵更加热烈、仿佛要将屋顶掀翻的掌声和欢呼声所淹没!
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奋斗,无数次技术难关的跨越,无数轮严苛验证的洗礼……所有的艰辛和付出,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成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天枢一号」,这颗凝聚了启明芯最高智慧和心血、承载着「北辰」帝国梦想的“龙珠”,终于被成功地孕育出来!
接下来,它将被送往世界上最先进的“炼丹炉”(晶圆厂),经历烈火的淬炼。几个月后,它将以硅片的形式,“破壳”而出!
而那一天,将是启明芯真正向世界宣告一个新时代到来的时刻!
喜欢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