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报玄德公,弊大于利,风险难控。献于曹孟德,无异于引火烧身,与虎谋皮。两条路,似乎都通向不可预知的深渊。
那么,是否还有……第三条路?
我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卷安静躺在案几上的绢帛上。烛火映照下,细密的文字仿佛蕴藏着某种幽暗的光芒。
或许,最好的选择,就是暂时不做选择。
将这份情报,隐匿不发。
这个念头一经升起,便如同在漆黑的迷宫中找到了一丝微光。
是的,为什么一定要立刻将其抛出?情报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内容,更在于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使用它。
这份关于许攸心生怨怼、袁绍内部离心的密信,此刻在我的手中,便是一件奇货。既然是奇货,自然可以待价而沽。
将其压下,暂时封存,不让任何人知晓它的存在——包括玄德公。这首先避免了前面两种选择所带来的所有直接风险:无需担心玄德公的“仁义”束缚,更不必忧虑曹操的猜忌与反噬,玄镜台的秘密也能继续深藏水下。
如此一来,我便掌握了主动权。
这份情报,就如同我手中一枚隐而不发的棋子,一把藏于袖中的利刃。我可以静待时局的变化,观察官渡战场的走向,寻找那个最关键的时刻,那个能将这份情报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并且最有利于我陆昭的时刻。
“最有利”——这三个字,在我的心中重重地敲击了一下。是的,我效忠玄德公,是希望他能匡扶汉室,成就大业。但在此之前,我首先要保证自己和玄镜台的生存与发展。在这乱世之中,若无自保之力,再宏大的理想也只是镜花水月。
隐匿不发,给予了我最大的灵活性。
我可以等待。等到官渡之战进入最胶着的阶段,双方精疲力竭,胜负悬于一线之时。
届时,我该如何利用这份情报?
或许,可以通过玄镜台的隐秘渠道,匿名地将许攸可能叛逃的消息,或者仅仅是袁绍军粮草不济、内部不稳的部分关键信息,以一种看似偶然的方式,“泄露”给曹操阵营的某个关键人物。如此一来,既能达到影响战局的目的,又能最大程度地隐藏自身,避免引火烧身。
又或者,我可以利用这份情报(甚至不必是全部内容,只需透露冰山一角),在未来某个恰当的时机,与曹操或袁绍阵营中的某一方(如果袁绍未败,或者其残余势力仍有价值)进行一场秘密交易。用这份“见面礼”,换取他们对玄德公某种程度的支持,或者对徐州的某种承诺,甚至……为玄镜台争取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资源。
再或者,我可以仅仅是将它作为一张压箱底的牌。只有在最危急的关头,例如曹操大胜之后将矛头指向徐州,或者玄德公陷入某种绝境之时,才考虑是否以及如何打出这张牌,作为扭转局势,或者至少是为我们争取一线生机的筹码。
将情报暂时压下,就如同将一颗珍贵的种子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我不必急于让它发芽,而是要耐心等待最适宜的土壤、气候与时机,让它最终能长成一棵为我所用的参天大树,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这样做,看似消极,实则是一种积极的等待,一种战略性的隐忍。它将这份烫手的山芋,变成了一件可以被我牢牢掌控的秘密武器。
当然,隐匿不发也并非全无风险。情报具有时效性,官渡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许攸的心意也可能随时改变。若是我等待过久,错过了最佳时机,这份情报或许就会变成一堆毫无价值的废纸。
但是,相比于前两种选择可能带来的灭顶之灾,这种风险,似乎是在我可以承受,也更愿意去承受的范围之内。
我需要做的,是更加密切地关注北方的战局,动用玄镜台的力量,尽可能地搜集更多、更准确的信息,以便在机会来临的那一刻,能够做出最精准的判断和最有利的行动。
想到这里,我一直紧绷的心弦,稍稍松弛了一些。虽然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至少,我找到了一条看似更为稳妥、更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道路。
我将那卷绢帛小心翼翼地重新卷好,妥善地收入一个早已准备好的暗格之中。它将如同一个沉睡的火山,静静地蛰伏在那里,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天。
而我,将继续扮演好那个运筹帷幄、忠于玄德公的徐州别驾。只是,在这份忠诚之下,更多了一份只属于我陆昭,只属于玄镜台的深沉算计。
夜,依旧深沉。但我心中的那盏灯火,却似乎比方才,更亮了一些。
喜欢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