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新元小朝廷

作品:带着武库回明末|作者:唐五藏|分类:历史|更新:2025-04-29 16:34:07|字数:4882字

除了那些死忠粉,其他势力肯定都会试探,试探明军的实力!

莽白篡位上台,地位还没稳固下来,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莽白还有一个死忠博古哈,此时正在坐镇白古镇,为的是镇压不安分的孟族。

博古哈是莽白的家奴,对他忠心耿耿,麾下还有三万大军。

若是博古哈知道莽白被明人砍了,肯定会带军报仇。

如果明人打不过博古哈,甚至打的很艰难,那李定国知道,很快,掸国各地都会群起而攻自己,自己在阿瓦就待不下去。

刚扶持起来的掸王也会被赶下台!

如果自己干脆利落的清剿了博古哈,展示出强大的实力,那就好办了,这些势力们会纷纷上表效忠新掸王!

所以……

李定国也不着急,此时他面前摆着靳统武送来的掸国国王金印,堪舆图,皇册!

整个掸国在册编户154万户,李定国计算了一下人口,应该在600万到900万之间!

这已经不算少了,这也可以看出莽白莽达兄弟们有多穷兵黩武。

几百万人口居然抽出五十万的兵丁。这么庞大的兵力,大概只有三丁抽一才能有这个数量!

此时,李定国还有些烦恼,光在阿瓦城俘虏的掸国士卒就有五万人,此时跟在胶脉不一样,在胶脉他可以毫不犹豫的坑杀俘虏。

但是现在,掸国王城已经被自己拿下来了,如果自己再坑杀俘虏,那就注定在掸国待不下去!

而且这次数量庞大,几千军士要守住王城,万一激起哗变,那就惨了!

所以李定国必须给这些降军一个合适的身份,不能任由他们在这里吃干饭。

李定国盘点了阿瓦城的府库。

粮食只够吃两个月!

所以,两个月内,他必须要稳定整个掸国,然后征粮!

……

秦铭远是一名在掸国讨生活的汉人,在异国他乡,就是要缩着头生活,以前他是一名行商,从滇黔购买生丝瓷器运往掸国南部港口,卖给那些红毛人。

十几年前还好一些,那时候大明还比较强盛,但是这些年,生意越发难做了,一个寨子都敢抢他的东西,若是遇到掸军,那人活着就不错了。

几次之后,秦铭远的资本几乎都赔光了。

却也不敢回乡,据说滇省还在过兵,乱世兵不如匪,但是就这样在掸国受欺负他也不甘心。

今天一早起来,就发现掸国到处都是明军的军旗。

这让他很是吃惊。

明人……

把阿瓦打下来了?

刚开始还有些担心,但是后来见到城内的明军纪律严明,就放心多了,城内今天的行人很少,但是以前那些欺辱他的人们今天见到他居然点头哈腰。

秦铭远心里升起一股自豪。

到了中午的时候,各处都张贴出告示。

上面说莽白杀了莽达,明军攻破王宫,斩了莽白!

现在莽达的幼子,三岁的莽贡,即将继承王位!

除了这个。

秦铭远还看到一个布告。

“满清入关,遍地膻腥,毁我衣冠,辱我子民,莽白无状,弃吾君父,此亡国灭种之际,凡华夏子弟,中华义士,无论是想从军,还是会木匠,铁匠,工匠,或是士子,皆可自荐……”

这是一个征兵启事!

秦铭远看着街上威风凛凛的明军将士,顿时心中一动。

自己蹉跎二十年,在这异域他乡讨生活,那种背井离乡的痛苦他太清楚了。

如今大明式微,却正是建功立业之时,想当年光武帝刘秀那也是重造大汉,如果自己可以搭上中兴大明的战车,说不定以后也可以博一个封妻荫子。

看大明沐家,当年跟随太祖起事,被太祖封在滇省,传袭三百年,威振整个半岛!

秦铭远想到这里,立刻照着布告上的地址走过去。

征兵处在王宫前,数百个军士在这里维持秩序,有几十个当地的士子在这里登记造册。

秦铭远本来以为自己来的够早了,但是到了这里的时候才发现,现场已经有几百人等在这里了!

登记的时候会询问过往经历,想做什么!

秦铭远跟随父亲常年在掸国南部做生意,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势十分了解,而且水性纯熟,很快,秦铭远被编入新军三营!

秦铭远不知道的是,他踏入这里开始,历史的车轮就开始转动,多年以后,秦铭远成为了纵横大洋的‘镇远侯’!

……

阿瓦城一片火热,不过沧源的新元小朝廷却显得有些凄惨。

沧源本就是小城,而且这里还有班洪土司,虽然班洪土司还算忠义,但是朝中大臣怕重蹈永历覆辙,对班洪土司有防范之意……

新元小朝廷,老幼也有两三千人,此时在沧源城外结寨居住,每日士卒们都需要外出打猎供养朝廷!

就算是汪国泰,李大川他们这些侍郎尚书,也要自己种菜,太后周箬也需要自己织布,条件极其艰苦,艰苦就算了,每天都生活在惶恐之中,生怕某天早上一睁眼,吴三贵打过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带着武库回明末》,方便以后阅读带着武库回明末第19章 新元小朝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带着武库回明末第19章 新元小朝廷并对带着武库回明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