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找我有什么事吗?”看着唐建华走来,唐建国问道。
昨晚他们喝酒的时候,大哥也说过今天有事找自己,只是昨晚没有提起具体什么事。
唐建华看了苏琴雪一眼,把唐建国拉到一旁说:“过两天我有个大客户要来,到时候需要你帮忙配合一下。”
他说的大客户,肯定不是一般的客户。
大哥跑出去那么多天,肯定也有收获,只是不像傅海生那样直接拿到了定金跟合同。
“行,需要我怎么配合都可以。”唐建国立马答应,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他存在的意义本就是为了带领大家赚钱,指引船队发展方向,协助大伙完成销售。
唐建华高兴:“也没什么,就是扮演一下大老板,让客户觉得我们很有实力。”
他把这段时间去了哪里,详细地告诉唐建国。
原来大哥没在附近城市,他只是去调研过市场,周边城市竞争确实太激烈,最终决定去沪上那边看看。
沪上也属于大城市,特别是沪上的阿姨比较有钱,去那里也不需要什么证件,这次还真让唐建华找到了机会,不过客户是个老外。
那个老外是做外贸生意的,但是对他们不了解,便想着来当地看看,说白了就是害怕自己被骗。
“好,很好,非常好!”
唐建国听完,忍不住夸赞大哥。
其实他没有教唐建华太多东西,本想着让大哥多搞几个鱼铺,但是大哥懂得去调研市场,有胆量跑沪上寻找机会,这都是才能的表现。
“嘿嘿,我这不是被逼急了吗?”唐建华一阵干笑。
唐建国瞬间懂了,忍不住摇头问:“你还是在跟傅老大较劲吧?”
两人从小到大都在你追我赶,谁也不服谁,这次大哥主动出去寻找市场,也是因为傅海生去了内地。
就像昨晚那样,人家风风光光被捧着,自己却拿不出成绩,心里肯定很难受。
唐建华干笑不说话,还真是被傅海生逼出来的,知道那家伙比自己会做事,但是自己也不能轻易认输。
其实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销售方面有竞争才有压力,有了压力自然会产生动力。
“大哥,从今天开始,我交给你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唐建国看着他十分认真的说道。
“咱开始搞外贸,以后由你来负责,专门寻找国际友人做生意。”
既然沿海附近市场打入不进去,那就做内陆和外贸市场,目前国际外贸刚兴起,倒是个绝佳机会。
唐建国清楚地知道,从1978年开始,国内已经在逐步开放外贸这一块,但是很少有人去做,主要是缺乏实力的商人。
到八十年代后期,外贸市场基本扩大,二十一世纪直接成了外贸第一大国。
上辈子唐建国同样做过外贸生意,只是没有做大做强,这辈子倒是可以抓住机会。
“问题是……我不会说外语……”唐建华显得特别为难,这次和外国人交流,他感觉人家说的是鸟语。
好在对方懂一些国语,双方才能顺利沟通,并且约定几天后来这里看看。
唐建国咧嘴:“不会可以学,这方面我可以教你。”
说起语言,他可是精通好几种,也是上辈子生意做大后,后来慢慢学会。
唐建华点头,知道小弟文化比较高,所以才找他来帮忙。
“你们在聊什么呢?”这时候傅海生走了过来。
他来得正好,唐建国有事情安排。
订单是有了,但是运输需要提前联系,目前主要是靠火车运送。
傅海生他们还会去内陆,到时候可以跟着货一起过去,这样也能把尾款收回来。
唐建国把事情交给傅海生负责,人手方面不够,可以从附近几个村招募。
傅海生答应下来,直接找独眼龙去办事情,毕竟独眼龙是单身汉,没有老婆的人跑腿最合适,自己则是趁机多陪媳妇几天。
唐建国又安排唐建华跟着苟富贵去买冷冻设备,并且连同大卡车的冷冻设备一并搞定,反正大哥的外国客户需要等几天来,这两天让他做点别的事情。
在唐建国的安排下,所有事情井条有序地进行着。
现在所有人都回来了,他只需要安排大家去做,不用像以前那样,啥事情都要靠自己出面解决。
他更多的是想磨炼大家,要让他们彻底成长起来,必须多做事情。
为了督促仓库尽快建好,唐建国亲自去监工,钱不是问题,只要能把事情干出来就行。
仓库已经修了一半,主要是村里人手充足,还有其他村的人跑来干活,修建起来速度比较快。
当天下午,唐建华便把购买冷冻设备的事情敲定,总共花了近三万块。
他们修建的是中型冷冻库,能装三四十吨的鱼,现在肯定不能完全用上,是为将来做准备。
第二天一大早,冷冻厂把设备送过来,同时带来了大量安装技术人员,唐建国把所有人叫到了一起,包括镇上守铺子的几个兄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