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暗流再起

作品: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作者:西风山鬼九千七|分类:历史|更新:2025-04-30 15:33:21|字数:7068字

"把尸体带回去,让锦衣卫验伤。"他的指尖划过死者紧攥的纸角,上面隐约可见"胡"字残笔,"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天亮前赶到广宁卫。"马蹄踏碎河冰的声响惊起寒鸦,朱高煦望着东北方向的白山黑水,忽然想起父帅说过的话:"辽东若乱,北平的侧翼便如被人掐住咽喉。"

应天城的御史台旧址,新任左都御史正在焚烧方孝孺的旧账。火苗跃起的瞬间,一片写着"燕府甲胄"的残页飞向夜空,落在秦淮河的画舫上。舫中坐着的老学究捡起残页,镜片后的目光忽然一凝——那行小楷的笔锋,竟与他在苏州陆家铁坊见过的伪造文书如出一辙。

更深露重时,徐允恭的书房迎来了不速之客。常升的亲信幕僚浑身水湿,从怀里掏出用油布裹着的密信:"大人,建州女真的头人私下透露,半月前有自称'燕王府长史'的人,用十车铁锅换走了三百杆火铳。"月光照亮信末的朱砂批注:"来者操应天官话,腰间挂着半块残破的虎符。"

徐允恭的手指划过"虎符"二字,忽然想起胡惟庸案中遗失的半副调兵符。案头的《大明会典》恰好翻到"亲王护卫"条目,朱棣的北平三护卫编制在泛黄的纸页上清晰可见,却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这行字谋划着下一场风暴。

当晨钟在应天城头响起时,朱高炽终于在军器局的地窖里找到了关键证据——洪武三十一年的兵器出库账册,耿炳文的签名字迹下方,隐约有被药水洗去的另一个名字。他对着阳光细看,终于辨认出那是"齐泰"二字的残笔,墨痕下的纤维纹路,分明是通政司专用的桑皮纸。

"原来如此。"他将账册收入檀木匣,算珠在袖中轻轻作响,"胡党先是伪造耿将军的签名调走兵器,再将'燕'字纹刻在上面,就是要坐实燕王私通女真的罪名。"想起昨夜二弟朱高煦临行前说的"若见残莲荷包,便知胡党未绝",他忽然对着窗外的槐树轻声道:"这盘棋,该收网了。"

漠北的草原上,蓝玉的斥候正盯着远方的烟尘。望远镜里,瓦剌骑兵的狼头旗若隐若现,却诡异地朝着东南方向移动——那正是女真诸部的聚居地。老将军擦了擦目镜,忽然发现旗手的袖口露出半截红绳,与三个月前在通州沉船上发现的绳结一模一样。

"传令下去,全军就地隐蔽。"他的佩刀重重劈在枯木上,"派人快马加鞭去应天,告诉陛下:瓦剌与女真,怕是要合流了。"暮色中的草原响起狼嚎,蓝玉望着天边的星斗,想起朱雄英登基时说的"朕要让大明的军旗,插遍漠北雪原",此刻却只觉得,这面军旗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风雪。

应天城的午门楼下,朱雄英望着朱高煦派人快马送来的残莲荷包,忽然冷笑。他知道,胡党余孽就像埋在地里的草根,春风一吹便会再生。但这一次,他不会再给他们机会——当徐允恭捧着新拟的《边军互市条例》走进殿中时,他忽然指着舆图上的建州卫:"传旨给常升,打开抚顺马市,许女真各部以马易盐,但每笔交易,都要登记火铳流向。"

"陛下是想引蛇出洞?"徐允恭抚须而笑。朱雄英点点头,目光落在案头的狼头旗上,旗角那行"胡党余孽,借刀杀人"的小字,在晨光中格外刺眼。他忽然抽出腰间的佩剑,剑身映出他年轻却坚毅的面容:"当年父皇教我下棋,说'要破连环局,须先断其首尾'。如今,该让这些躲在阴影里的老鼠,见见光了。"

辽东的清晨,朱高煦的队伍悄然潜入广宁卫的兵器库。当他掀开积满灰尘的草席,看见下面整齐码放的火铳时,瞳孔猛地收缩——每杆火铳的枪托上,都刻着半朵残莲,与死者荷包上的图案分毫不差。他的手指划过冰冷的枪管,忽然听见身后传来金属碰撞声,转身只见一个卫所小旗正握着刀柄,额角的冷汗滴在青砖上。

"把他带走。"朱高煦的声音像结了冰的铁,"还有,把库里所有火铳编号,快马送给应天的太子少保。"走出库房时,他望着东方泛白的天际,忽然想起父帅在他临行前说的话:"儿子,你要记住,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明面上的刀枪,而是藏在人心深处的阴毒。"

风从关外吹来,带着一丝血腥的气息。朱高煦知道,这只是开始。在看不见的角落,还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大明的边疆,等着下一次掀起风浪。但他也知道,只要大明的君臣一心,这些暗流,终将被一一平定。

而那枚刻着"燕"字的火铳,此刻正躺在广宁卫的兵器库里,等着成为揭开下一场阴谋的钥匙。在它的背后,是胡党余孽尚未放弃的野心,也是大明王朝必须跨越的考验。霜刃虽已出鞘,但若想真正平定暗流,还需更多的智慧与勇气,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与边庭,续写新的传奇。

喜欢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方便以后阅读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第152章 暗流再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第152章 暗流再起并对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