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的惊蛰刚过,滨海市的天空就被铅云笼罩。陈宇站在宇翔商贸新落成的智能仓储中心顶楼,望着远处港口密集的货轮桅杆。地面上,自动化传送带正吞吐着来自全国的农产品,机械臂精准地分拣包装,电子屏上跳动的实时数据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星火计划扩张至邻省的首月,物流成本竟超预算42%。
"陈总,西南片区的运输队又罢工了。"李芳抱着文件夹冲进监控室,额头上还沾着雨水,"当地运输公司联合涨价,说我们抢了他们的生意。"她将一叠投诉信拍在操作台上,信纸边缘被雨水洇得发皱,"还有合作农户反映,部分乡镇服务站出现强买强卖的情况。"
陈宇的手指在电子地图上划过云贵川交界处,那里的物流线路图标正不断闪烁红光。他调出监控画面,画面里一群司机举着横幅围堵在服务站门口,横幅上"抵制外来资本"的字样格外刺眼。角落里,几个熟悉的身影闪过——正是曾被查处的滨海贸易公司旧部。
"老周,联系当地公安和工商部门。"陈宇扯了扯领口的领带,"那些煽动罢工的人,一个都别放过。"他转身对李芳道:"立刻成立调查组,彻查服务站违规操作的责任人。星火计划的根基,绝不能毁在几颗老鼠屎手里。"
夜幕降临时,陈宇的车在西南山区蜿蜒的公路上疾驰。雨刮器奋力摆动,依然难以驱散挡风玻璃上的雨幕。前方山路上,数十辆大货车横亘路面,车灯在雨雾中形成一片刺目的光墙。
"陈总,前面走不通了。"司机握紧方向盘,"他们说除非答应每吨货物加收80元运费。"
陈宇推开车门,雨水瞬间打湿了西装。他走向货车司机们,大声喊道:"各位师傅!我是宇翔商贸的负责人陈宇,咱们有话好好说!"
"少废话!"为首的壮汉挥舞着扳手,"你们外地人来抢饭碗,还想压价?今天不答应条件,谁也别想过!"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闹,石块开始在雨幕中乱飞。
千钧一发之际,远处突然传来引擎轰鸣声。二十几辆农用三轮车组成的车队冲破雨幕,车上插着"星火运输队"的红旗。老周跳下车,身后跟着数十位村民,手中举着锄头和扁担。
"谁敢动陈总!"青阳县李家庄的老村长拄着拐杖站出来,"去年大雪封山,要不是小陈的车队,我们的年货根本运不出去!"他转向货车司机们,"你们被人当枪使了!"
对峙陷入僵局时,警车的红蓝灯光划破雨幕。当地工商局局长跳下车,对着壮汉出示证件:"有人举报你们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跟我们走一趟!"
风波平息后,陈宇在临时搭建的雨棚里召开紧急会议。参会的不仅有公司骨干,还有二十几位闻讯赶来的合作农户代表。一位彝族老汉掏出皱巴巴的烟袋,吧嗒抽了一口:"小陈,我们信你。可那些城里人,为啥总跟咱们过不去?"
"因为我们动了别人的蛋糕。"陈宇打开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当地物流市场的利益分布图,"传统运输公司靠垄断赚钱,现在星火计划打通了城乡直供,他们自然要拼命阻挠。"他调出一份文件,"但我们不会以暴制暴——从明天起,我们公开招标本地运输车队,培训他们使用智能调度系统。"
会议室响起此起彼伏的议论声。老村长若有所思地点头:"这法子好!让本地人参与进来,大家一起赚钱!"
半个月后,西南片区的物流网络焕然一新。经过培训的本地司机熟练操作着车载智能终端,服务站里张贴着明码标价的收购标准。陈宇站在新落成的区域分拨中心,看着自动分拣机将山货分类装箱,突然接到省发改委的电话:"小陈,国务院调研组要来考察星火计划,重点看看你们在西南的创新模式。"
考察当天,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服务站的广场上。调研组专家翻阅着智能调度系统的操作日志,频频点头:"将国营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与农村集体经济结合,这个模式值得全国推广!"一位彝族姑娘抱着刚采摘的茶叶走过,对着镜头露出灿烂的笑容:"以前茶叶卖不出去,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换钱!"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太久。深夜,陈宇的BP机急促震动,老周发来紧急消息:"陈总,滨海港码头的进口设备被扣,理由是'手续不全'。"他打开台灯,看着办公桌上的国际贸易合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条款——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设备被扣,背后黑手显然不想让他建立现代化冷链物流。
窗外,港口的灯塔在夜色中明灭。陈宇摸出钢笔,在备忘录上写下:"改革之路,从来都是在荆棘中前行。但只要星火不熄,终有燎原之时。"他拨通国际长途,联系德国设备厂商:"您好,我是陈宇。关于设备运输,我想我们需要换一条路线..."
晨光初现时,陈宇站在货轮甲板上,看着装载着冷藏设备的集装箱缓缓吊装上船。海风卷起他的衣角,远处,西南山区的星火服务站正在朝霞中苏醒。他知道,商海的惊澜从未停歇,但只要守住为农初心,再大的风暴也终将化作破浪的动力。
喜欢陈宇的1983重生之旅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陈宇的1983重生之旅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