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婆子把该交待的都交待完,老太太便摆摆手就把人都撵了出去,自己也回了屋。
第二天林瑶早早从炕上爬了起来,等差不多辰时和谢婆子两个人背着背篓,林二柱挑着竹筐跟在后面,三人朝着镇上走去。
村子里有去镇上的牛车,之前林瑶去镇上的时候,谢婆子都会花钱带她去坐牛车,这一回林瑶主动提出要走路去镇上,目地就是避开牛车,同时也想避开村里人。
几人到了镇上,林瑶左看右瞧,环视了周围一圈。
这青阳镇和槐树村一比,自然是繁华了很多,就连街道也是用青石板铺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有卖布的、卖吃食的、打铁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林瑶正四处打量着,谢婆子上前拉住她的手:“闺女,别四处看了,咱青阳镇有两个医馆,不知道哪家医馆收药的价钱高些。我先让你二哥去前面卖茶水的摊子打听一下。”
林二柱在一旁听了之后,谢婆子还没有开口,他就很有眼力见的立即放下担子,快步走向卖茶水的摊子,摊子前坐着几个早起的商贩,正悠闲地喝着茶。
林二柱有些拘谨地走上前去,开口问道:“几位大哥,向你们打听一件事,请问这镇上两家医馆,哪家收药给的价钱要公道些?”
一个中年汉子抬起头,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这镇上的仁和堂和济世堂都收药,仁和堂的吴大夫医术高明,口碑好,收药的价格也还不错;济世堂的李大夫年轻些,听说也挺有本事,不过价格嘛,就不太清楚了。”
林二柱忙谢过众人,回到林瑶和谢婆子身边,将打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说了。
谢婆子细细琢磨了一下:“要不咱先去仁和堂看看?听说那吴大夫是个和善人。”
林瑶和林二柱也点头表示同意。
三人沿着街道往前走,谢婆子虽然没来这里看过病,但是没少经过这边,很是熟悉。
不多时,便看到了仁和堂的招牌,仁和堂的门面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门口挂着几串风干的草药,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林瑶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和谢婆子、林二柱一起走进了医馆。
医馆里冷冷清清,只有一个年轻的伙计正在擦拭柜台。
伙计听到脚步声,忙抬头一看,见有人进来,他眼神中闪过一抹高兴,连忙放下手中的布巾,迎上前:“几位是看病还是抓药?”
谢婆子笑着说:“小哥,我们不是看病的,是来卖药草的,想问一下你们医馆吴大夫在吗?”
伙计打量了他们一眼:“吴大夫在后堂,你们稍等,我去通报一声。”
随着伙计的动作,林瑶才发现他身后有一道灰色的布帘,那里面还有一间房间。
不一会儿,吴大夫便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吴大夫有五十多岁,面容和善,穿着一件青色长袍,手中还拿着一本医书。
他的眼神瞟过几人:“你们几位谁要看病。”
“吴大夫,我们不来看病。”谢婆子说着就将背篓里的药草露了出来。“我们只是想来问问,你这里收不收药材?”
谢婆子是何等精明的人?她直接说出“药材”也是让吴大夫明白,他们是懂行的。这样吴大夫也不会压价太狠,有利于卖出更高的价钱。
吴大夫一听说不是治病的,兴致已经下去五分了。但是转眼看见谢婆子背篓里的柴胡、防风、黄芪,倒是眉眼一挑。
待仔细打量一番后,脸上的神色更是感兴趣了几分:“这些药材处理得还不错,可惜有点少。“
“家里还有,就是拿了一些,想问问你们医馆收不收?还有这价格怎么样?”谢婆子立即开口道。
林瑶也在这时候补充:“吴大夫,我们家里还晾晒了很多,若是要收的话,明天就可以给你全送过来。”
我这里自然是要收的,但是给的价钱可能没有县城医馆那么高。吴大夫沉思了一下,想起医馆还缺了十几味药。
谢婆子见吴大夫还在犹豫,忙让林二柱把药材挑过来,给吴大夫看一下。
吴大夫看了看林二柱挑着的药草,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些药草成色确实不错,都是你们自己采的?”
林瑶眼眼一亮,上前一步:“是的,吴大夫。我们都是槐树村的,这些药草是我们在山上采的。”
吴大夫弯腰仔细翻看了一下药草:“这些药草品质上乘,价钱上会给你们稍高点。金银花算20文一斤,黄芩、桔梗、柴胡这些算30文一斤,天麻算50文一斤,这是我能给到的最高价格了。”
听到这么高的价格,谢婆子眼睛彻底的一下亮了起来。
这些药草又不是他们栽种的,家里还存放了上百斤左右,这些钱跟大风刮来没什么两样。
谢婆子的微眯着眼睛,心里感叹自己老闺女真是妥妥的福星,又在心里不停的盘算着。
自己要不要老三两口子去挖,想了想,还是算了吧!这两个光吃白饭的懒东西,干啥啥不行,还是全留在家里干活吧!要不然容易坏事,唉!这两个不省心的玩意儿,害得老娘又白白损失了一笔钱。
林瑶还不知道自己谢婆子已经将之后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她对吴大夫给的这个价格也挺满意的,于是便道:“好,吴大夫明天就全部给你送过来,如果还有其它的药材,你也收吗?
吴大夫摸了摸下巴的胡子:“你们是采药人吗?要是有合适的药材,我们仁和堂都会收,你们必须要保证处理得和今天差不多。”
这镇上统共就两家医馆,所以家里殷实的人家一生病都会来医馆看病,医馆里的药材只有不够卖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采药人了。
面对吴大夫的问题,林瑶抿嘴笑了笑,并没有给他一个准确的回复,而是爽快的应了下来:“吴大夫,你放心,质量保证和今天差不多。”
吴大夫上前把所有的药材仔细的全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问题,便叫医馆伙计拿到后堂去过秤。
林瑶想起了空间里的何首乌,忙问:“吴大夫,你们这里收不收何首乌?”
“何首乌。”吴大夫眼睛一亮,“你有何首乌?收啊,年份长的一斤算你300文,年份短的一斤算你100文,你有的话。随时拿过来都行,我们医馆都会收。”
喜欢农女林瑶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农女林瑶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