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什么叫把人解决了?

作品: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作者:姜禾|分类:古言|更新:2025-05-02 01:48:32|字数:4200字

沈淮不知道的是,他在做对比的时候,温从戒也在看他的文章。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书房内,温四爷提醒儿子,“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要小看一个连中三元的人,即便他出身农家,来自文风贫瘠之地。

恰恰因为这些,才说明他有真本事。”

“儿子从未小瞧过此人,恰恰相反,儿子很佩服他。”

能从贫瘠之地走出来的人,岂能没点真本事?

“听说你们昨天在月照书崖聊得很开心,说说,你觉得此人如何?”

“儿子对他印象尚可。”

温从戒将昨天发生的事情,简单的复述出来。

温四爷听后,评价道,“遇事冷静,行事张弛有度,又才思敏捷,要是能够成长起来,将来的成就肯定不俗。”

温从戒很是意外。

他没想到,父亲对沈淮的评价如此之高。

“单凭儿子的复述,父亲便如此评价,不怕沈淮是装出来的吗?”

不料,温四爷直接笑出了声,“这世上,富可装穷,强可装弱,唯独学识是装不出来的,若他真是个草包,岂会连中三元?

雍州郡的官员又不是摆设。”

好吧!

温从戒不说话了。

甚至听到温四爷对一个陌生人给出这么高的评价,心里有点吃味。

毕竟,父亲都没这么夸过他。

温四爷见儿子不说话,心里清楚但没点破,而是指着桌面,“这些诗词文章,都是沈淮在青萍县学就读时写的,你看过之后,觉得如何?”

温从戒觉得,“也就一般般吧。”

“那这些呢?”

温四爷指着一个四方匣子,“你打开看看。”

温从戒照做。

将匣子打开,里面是一篇民生策论。

“你还觉得一般吗?”

温从戒不语。

这篇策论,立意高远,能从客观角度看待问题,深入洞察事物本质,而且见解独到,给出的建议贴合实际。

论证论据也十分充足。

用词简洁流畅,但风格鲜明,整体大气磅礴。

结构上,层次分明,逻辑缜密。

在他看来,堪称完美!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温四爷起身,“乡试在即,这些时日,你便留在家中温习吧。”

书房清净了。

可温从戒却说不出的难受。

还有一股莫名的压力。

翠山书院。

一个时辰的阅读时间,很快过去。

沈淮三人离开藏书楼。

“淮弟,听闻城中的荷花鱼和油茶味道一绝,我们过去试试?”许仪章开口,“来桂宁府已经有些时日了,我还没好好尝过城中美食呢?”

“前面好像有家酒楼,我们过去看看。”

谁知,刚到酒楼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哐啷’的声音。

紧接着,只见郑楷安被两名书生推搡到门口。

其中一名高壮书生大喊,“姓郑的,我忍你很久了。”

话落,双手猛然用力。

郑楷安被推出门外,脚下踩着台阶,踉跄了好几下后,摔倒在地面上。

高壮书生还想上前,却被他的同伴阻止了,“乡试在即,闹大了不好,对付这种人,日后有的是机会,冲动只会着了他的道。”

高壮书生明白乡试的重要性。

他忍着打死郑楷安的冲动,咬牙警告,“这是最后一次,没有下次。”

郑楷安丝毫不将高壮书生的警告放在眼里。

还挑衅道,“听腻了,下次换个新鲜的吧。”

语气,神态,十分嚣张。

高壮书生压下去的火焰,瞬间冲到了天灵盖。

“他在激怒你,别上当。”同伴死死的抱住高壮书生。

这个时候,掌柜急急忙忙的出来。

“几位客官,有话好好讲,别伤了和气。”

“已经伤了。”

高壮书生不满的说了一句,然后拉着同伴,气呼呼的离开了酒楼。

郑楷安起身时,才发现身后的沈淮三人,脸色瞬间僵硬。

“三位客官请!”

掌柜的也看到了沈淮三人,立即热情招呼。

“掌柜的,还有雅座吗?”

“有的有的,三位里面请!”

沈淮目不斜视的从郑楷安面前经过,林致远和许仪章同样如此。

又是这样!

再次被无视的郑楷安,攥紧拳头。

他咬着牙,眼里憋着屈辱的神情。

雅座里。

林致远兴致盎然的八卦,“我就说郑楷安这厮树敌太多,出来吃个饭都能跟人起冲突,要不是乡试在即,那高个书生铁定会动粗。”

“就那情形,高个能忍住,已经算他理智了。”许仪章说,“我虽然没有亲眼看见,他们是怎么起冲突的,但我敢肯定,郑楷安以前肯定没少欺负他们两个。”

沈淮提示,“郑楷安的父亲,是府学直讲。”

“难怪!”许仪章冷笑。

“一个府学直讲的儿子,便能随意欺凌学子,可见府学的风气不怎么样。”林致远突然担忧起来,“表弟,我们得罪了郑楷安,以后进府学,他肯定会想办法搞我们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方便以后阅读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第231章 什么叫把人解决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第231章 什么叫把人解决了?并对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