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会讲故事的先生(上)

作品:民国的先生|作者:星星语话|分类:都市|更新:2025-05-03 14:09:52|字数:5606字

曙光初现,苏俊已早早起身,他如今已是“园山小学”的代课老师。

虽说还不习惯用青盐漱口,但为了驱散整夜抄袭小日子作品带来的困意,他还是皱着眉头将青盐放入口中,用中指搅动着洗漱起来,心里还念叨着得赶紧买牙刷和牙膏。

正当苏俊低头洗漱时,金朗中笑盈盈地出现在他身后,说道:“小苏,昨晚,见你的灯差不多亮了一宿,怎的今日还这般早?不多睡会儿!”

苏俊一愣,吐掉口中的漱口水,转头回道:“大爹,不睡了,我答应过要去翁老伯今天开始上课的,不能迟到了……”

“哦!也对,那小苏吃过早点再去,你婶婶已经煮好了米线。”金朗中关切的说道。

“嗯!好的!大爹”苏俊客气地应道。

正在厨房里端着大碗吃着米线的苏俊,总感觉今早金郎中怪怪的,老是在自己眼前晃悠,似乎有话要说。

就在苏俊快吃完时,老人才笑眯眯地说道:“贤侄,昨晚上,我也琢磨了一宿,打算今个让小五跟着你去上学,这与罗家的婚事,我看也不急在这一两年,贤侄,你意下如何?”

苏俊想也没想,脱口而出:“读书,这当然好了!”

老人转身便笑着自言自语:“这下,我闺女也要读大学了,这莫老土匪也就比我强不了多少了。”

就这样,苏俊又跟着蹦蹦跳跳的小五来到了学校。在学校门口,苏俊见到翁老伯拄着根拐杖,跟每一个进校的人打着招呼。

当见到苏俊来了,老人一脸笑意地走上前来,热情地说道:“苏先生,这么早,还没吃早饭吧!走,走,你婶子已经在食堂里熬好了上好的老鸭汤,去吃上一碗菊花过桥米线去。”

苏俊正欲作答,快嘴的小五却笑盈盈地说道:“翁伯伯,我们吃过了,我苏哥哥还吃了一大海碗呢?”

“哟!小五,怎么,你也来了,你苏哥哥还要你送,你还怕我们的苏先生找不到这里吗?”老人笑着对小五打趣道。

但小五一本正经地说道:“翁伯伯,这次可是我爹爹同意我来读书的,哪是奔着考大学的目标去的……”

老人用惊讶的语气问道:“怎么,小五,真的是你爹爹让你来的吗?”

小五高兴地说道:“那当然了,翁伯伯你看,这是我爹爹亲自给我的学费,我这就去交给师母去。”说完,小五把手里拿着的十几枚大洋,弄得“叮叮当当”响,蹦蹦跳跳地一个人往学校大门里跑去……

而此刻,苏俊的身形猛地顿住,刹那间,周遭的一切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苏俊的目光直直地落在那狭窄逼仄的街巷中,只见前往学校的人潮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而其间竟出现了许多身形柔弱、拄着拐杖的小脚女人。

她们步伐蹒跚却又坚定,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期许,正护送着自己的丈夫或儿子迈向学校的大门。

这平凡而又触动人心的一幕,如同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了苏俊内心深处最柔软的琴弦。

往昔,在另一个时空与亲人相伴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将他彻底淹没在思念的海洋里。

那些熟悉的面容、温暖的话语和亲切的拥抱,此刻都变得如此遥不可及,却又如此刻骨铭心。

是啊!华夏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几千年来,这种望夫成才、盼子成龙的质朴情感代代相传,从未断绝。

它宛如一条坚韧而强韧的纽带,紧紧维系着家庭的温暖,传承着亲情的力量,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成为了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灵魂深处。

可自己这个突兀出现的穿越者,又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呢?苏俊迷茫了,也没向老人告退,痴痴地径直向学校里面走去。

中邪般的苏俊,继续莫名其妙地向前走着,口中自言自语着些莫名其妙的话语,此时的他不知自己身处何方?何处又是归期?似乎真的成了一个时间的旅者。

苏俊就这般痴邪地穿过了,四柱三门、斑驳的砖红色牌坊。然而,他并未转弯,只是径直朝着几间教室中间的一池春水走去。

此时的莫雨薇正扶着潭边的石围栏,望着水面上的白莲花。在晨曦的朝阳下,莲花上的露珠闪着银色光芒,五颜六色的鱼儿在莲间嬉游。

一泓池水,周遭尽是参天古树。紫薇花与扶桑花粉云般浸染着古朴的书院,环境清幽至极,正因如此,莫雨薇才最爱在书院的此处看书发呆。

莫雨薇也未曾料到,竟然会有这么一天,一个男人不顾一切地朝自己走来。背对来人的莫雨薇尚未反应过来,便已被紧紧抱住。

受惊的莫雨薇回头一瞧,此人双目直视,脸色苍白,口中念念有词:“终于让我找到你了,我终于找到你了……”莫雨薇吓得一声“啊!”的尖叫一声,猛地推开了苏俊。

莫雨薇的尖叫声,瞬间引来了教室里学生们的注意,他们纷纷从教室里跑出来,一窝蜂地围观着二人,不时地有人对二人开始指指点点,小声的议论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民国的先生》,方便以后阅读民国的先生第15章 会讲故事的先生(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民国的先生第15章 会讲故事的先生(上)并对民国的先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