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了!”络腮胡龙叔铆足了劲儿,扯着嗓子发出一声雄浑的高喊,那声音仿佛要冲破天际,在园山寨的上空久久回荡。
苏俊这才留意到,眼前哪是什么普通的队伍,分明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他站在队伍前方回头张望,根本看不到马队在园山寨里的尾巴。
苏俊侧过身,看向身旁骑着温顺小马的小尾巴,不禁感叹:“呀!怎么来了这么多人,这阵仗,感觉都快赶上出去野餐了。”
莫雨薇嘴角轻扬,手上轻轻扯着马缰绳,柔声说道:“别担心,爹爹给咱们准备了好几匹驮马专门运吃的,饿不着。”
苏俊笑意更浓,解释道:“哈哈,莫姑娘,你误会我意思啦。我是说,人是不是有点太多了,咱们最开始可没计划会有这么多人同行啊。”
莫雨薇听罢,顿时“咯咯咯……”地笑起来,说道:“起初,只有莫靖宇跟我说想和我们一道去。可昨天,他又说唐家的两位姑娘也要加入,到了晚上,又说还有谁谁谁也要同行……就这样,人越来越多了。”
苏俊也笑着回应:“我这边情况如出一辙,小伍也是不停地给我加人。哎,没办法,大家都像被困在笼中的小鸟,渴望出去透透气,即便过程繁琐,也甘之如饴。”
“谁说不是呢,是该让这些孩子们出去透透气了。”莫雨薇眉眼带笑,轻声感慨道。
队伍伴着头骡清脆的铃声,悠悠前行,没多久便踏入了山区。络腮胡龙叔心疼马匹太过劳累,率先下马,牵着缰绳缓缓步行。
苏俊见此情景,也迅速跟着下了马。小尾巴瞧见,也闹着要跟着苏俊下马。苏俊转过身,笑着哄道:“别下来啦,你这小身板,小马驮着轻松得很,稳稳当当的。”
莫雨薇乖巧地骑在小马上,由着苏俊牵着缰绳,一路来到了山头。
可当苏俊登上山顶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他吃惊不已。
只见对面山上,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从一个平坝盘旋而上。
苏俊忙不迭地向龙叔问道:“龙叔,对面山上那条是什么路啊?”
络腮胡龙叔嘴角上扬,露出和蔼的笑容,恭敬地回应:“姑爷,那是云南煤炭公司,为了把煤运往滇越铁路火车站专门修的马车路。”
“什么?这里居然有煤矿?”苏俊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
龙叔咧开嘴,笑得愈发爽朗:“可不是嘛!这儿的煤可都是上好的无烟煤,整条滇越铁路的用煤,主要就靠咱们这儿和阿迷(开远)县的小龙潭煤矿供应呢。”
听到络腮胡龙叔这番介绍,苏俊瞬间陷入沉思。他目光远眺,脑海中各种设想如走马灯般飞速闪过。半晌,苏俊缓缓开口,话语中带着一丝期待:“要是这里有水,那就更完美了。”
络腮胡龙叔一听苏俊提到水,脸上笑意更浓,连忙说道:“姑爷,有水啊!这山下就有一条河,直通大河。”
苏俊眼睛一亮,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兴奋地说道:“太好了!这里有煤、有水,还有铁路,占据这么多优势,要是不建个工业基地,可真是辜负了老天爷的这番厚赐。”
苏俊兴奋得满脸通红,在山巅来回踱步,脑海中勾勒的工业基地蓝图愈发清晰,忍不住“呵呵呵……”地傻笑了起来……
小尾巴见苏俊莫名地发笑,便问道:“哥哥,你笑什么?”
“莫姑娘,请您设想一下。此地蕴含煤矿,广袤的森林环绕,能为工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河流穿坝子而过,工业用水与居民日常用水都无需担忧。更关键的是,滇越铁路干线就在这附近有个站点,运输极为便利,这无疑是打造工业集群的不二之选。”
苏俊伸手指向不远处的森林,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您看那漫山遍野的林木,再结合咱们现有的水能资源,不妨先从技术门槛较低的家具业起步。这就如同精心培育一只会下蛋的母鸡,只要家具产业落地生根、蓬勃发展,形成示范效应与产业集聚,后续各类工业项目便会如同雨后春笋般,相继在此地落地开花。”说罢,苏俊满怀憧憬地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一片繁荣的工业景象。
听到苏俊这番似懂非懂的话,莫雨薇不禁“咯咯咯……”地笑弯了腰,她边笑边说道:“哥哥,我在昆明读书也有些时日了,平日里逛街可从没见过有卖家具的商店。”
莫雨薇小心地看了一眼苏俊,见苏俊真诚地看着她,便又说道:“哥哥,你说咱们从家具业入手,可普通人家要添置家具,都是请工匠到家里打制。就说金伯伯家让你睡觉的那张床,可是他家儿媳妇陪嫁的一张‘万工床’,据说当时是请了好几位木匠师傅,在家中精雕细琢了三年才完工。哥哥,要是你做家具,三年才打出一张床,可又卖不出去,那这段时间你吃什么呀!”
苏俊一听,顿时就懵了……这情况,可不就是妥妥的小农经济嘛!眼前这位好歹也是民国培养出来的人才呀,怎么一点工业方面的思想都没有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