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反应也不慢。
“侯爷授业之恩,学生没齿难忘!”
“老师请受我等一拜!”
说着便给许青磕头。
许青并没有拦着他们,虽然这些监生那一晚闹事。
但其实说到底那件事可大可小。
皇帝计较就是杀头的大事,皇帝不计较那就是小事。
最关键的是,其他大部分监生也没犯多大错。
年轻人嘛!
年轻气盛是很正常的事。
被人怂恿几句,热血上头做点出格的事也很正常。
最关键还有崇祯推波助澜,给他们下套。
可以说,这些监生太冤了。
罪臣们拿他们当枪使,皇帝也拿他们当枪使。
到最后他们还得承担大部分的骂名。
所以对于监生们,许青并不打算让他们一辈子不得翻身。
也愿意给他们一点机会,当然前提是听话。
“起来吧!”
“希望你们以后能将拼音发扬光大。”
监生们还相对年轻,比起那些老油条多了几分赤诚,少了几分市侩。
要是换成钱谦益等人,第一时间就会反对。
因为识字的人太多,容易影响到自己包括自己家族的利益。
“多谢侯爷!”
几人站了起来,黄宗羲问道:“发明此拼音之人当真是神人也,难道是侯爷您发明出来的?”
许青闻言连忙摇头。
他的眼中带着尊敬之色:“拼音之父姓周,名有光,我怎敢窥窃他老人家的功劳?”
“你们以后教导别人拼音时,也一定要将他老人家的名字带上,让百姓知道。”
许青由衷的说道。
只有深入了解拼音,才知道拼音究竟有多么神奇。
又为后世的文化普及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逝世的十位国家脊梁之一】了解一下。
“周有光?”
在场十一人搜肠刮肚,却是一无所得。
黄宗羲忍不住问道:“侯爷,学生也算是见多识广,为何从未听说过这位先生?”
许青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要是知道,那才是怪事了。
刚想说周老已经去世了,但想想好像不对。
因为按照大明来说,周老还有数百年才出世。
总不能人家还没出世,自己就说对方去世了吧?
这不是诅咒人吗?
组织了一下语言,许青说道:“他老人家享年112岁,如今不在世间了。”
闻言众人都是叹息出声。
如此人物,不能亲身拜访当真是人生一大憾事啊!
许青将众人拉回了现实:“好了,接下来就是简体字了。”
“如今大明用的字,我称之为繁体字。”
“书写起来又麻烦又慢,学起来也不容易。”
几人不由得点头。
许青接着道:“所以我跟陛下商量好了,逐渐用简体字代替繁体字,让更多人能读书识字。”
几人一惊,想不到这件事就连皇帝都参与其中了。
有人忍不住问道:“可是……推广拼音跟简体字,应该有人不愿意吧?”
这种事不用想也知道,必定有人不乐意。
比如那些世家大族。
他们世世代代有人读书,占据着高位。
这代表他们的人更聪明吗?
或许有这个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底层百姓读书很难,难以跟他们竞争,也就是上升的渠道被堵死了。
一旦拼音跟简体字被推广开来,他们必定是不乐意的。
“他们愿不愿意是他们的事,逆时代之人终将被淘汰。”
看着几人有些犹豫的模样,许青说道:“推广简体字和拼音是大功德,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是会被百姓甚至后人称颂的。”
“当然,要是你们担心推广之后会有更多人读书有成,跟你们竞争官位,我可以再找别人来,相信大把人乐意做。”
几人闻言一惊,之前还有些犹豫如今却是坚定无比。
“侯爷多虑了,我等没有这个想法。”
他们已经想明白了,如今自己已经是人人喊打了。
因为那一晚的事,百官不待见他们,百姓也对他们这些监生尽是鄙夷。
要是这次翻身的机会错过了,估计得后悔一辈子。
至于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那关自己屁事啊!
他们又不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
几人的选择完全在许青意料之中。
人都是自私的,真以为读书人就是铁板一块?
在集体利益受损时才是铁板一块。
在牺牲集体利益,而自己收益良多时,多得是人愿意干。
许青满意地点头:“好了,今天到此为止,明天继续教你们拼音。”
“你们手上的简体字资料上有简繁体对照表,有空可以看看。”
“是,侯爷!”
“学生告退!”
…………
皇宫,崇祯托着三个盒子出现在乾清宫之中。
这是三个快递包裹。
“大伴!”
“奴婢在!”
王承恩迅速跑了进来。
崇祯指着其中一个盒子:“这是送你的,你猜猜里面是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