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一般情况下,一旦发生了奇变,那就表明天下一定会发生大变革大动荡。
作为历史学系的王嘉,自然也是深知这一切。
“哇…”
“这天地间陷入永恒的混沌与虚无之中,日夜颠倒,黑白不分,着实是让人有些惊恐的。”
“而且,根据我先前所看《左传》所得出的经验,后面发生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天地间必定会有大的变革与动荡。”
果不其然,伴随着空间与时间的变化,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都在王嘉的面前展现了出来。
周历三月庚戌的时候,周平王去世了。
只见洛邑的宫中郊外,清一色的,都是身着一袭白衣的世卿世?的官员,还有诸多侍从。
与此同时,有典仪官大声宣读祭文,伴随着古老的乐律,周围的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在吟诵着古篇。
和以前一样,在密集排布的士兵的身后,一群巫师正站在台上跳舞,用祭品祭天。
虽然,各大诸侯国的诸侯都出席了这次祭祀仪式。
相应的祭祀环节,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只不过,相比于以往,虽然阵仗和规模都不缺乏。
但是,现场的气氛却不像原来那般严肃,各大诸侯国的诸侯王偷偷的互相交流,反而是有些许“叛逆”的味道。
这让在一旁偷偷观看的王嘉,对此有了更多的见解。
“果然…自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世间的一切都开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唉…果真是如那句话所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不知天下之主几经易手,何时才能稳定?”
“现在看这情况,这天下…太抵是动荡的开端了啊。”
之后,在夏年四月辛卯的时候,君氏去世了。
秋天,武氏子来到鲁国求取周平王丧事的礼物。
看着武氏子那十分恭敬谦卑的样子,王嘉不禁感慨。
“果然,一国国力的强盛,决定了他们在外交上的地位啊。”
紧接着,周历八月庚辰的时候,宋穆公和去世了。
经历了这么多大大小小的人事、社会变迁,王嘉更有感触了。
“果然,世间风水轮流转。”
“不过再怎么说,我也只是希望天下能够和平安宁,百姓生活安康富足,仅此而已。”
与此同时,齐僖公与郑庄公在石门结盟了。
面对着见怪不怪的各诸侯国间的外交操作,王嘉表示那是丝毫不慌啊。
癸末的时候,正式安葬了宋穆公。
看着那仅次于周王室成员下葬那巨大的排场和阵仗,王嘉不禁感慨。
“这天地之间,等级贵贱有分。”
“这诸侯死后王尚且能享受到这么豪华的待遇,不知百姓的待遇是如何呢?”
(无奈的笑了笑)“呵…或许大抵也是只是一个十分质朴无华的墓坑,在亲人的哭泣声中下草草入葬,没有什么太多的陪葬品,大多也只是农具和寥寥无几的几件手工艺品罢了。”
“唉…”
不过,没过多久,王嘉就有了新的疑惑。
“话说,我之前记得周平王去世正确的时间与这书中记载有出入啊,难道是我记错了?”
“还有,这君氏到底是谁呀,这其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也罢,之后问问老师,或许一切就云开见月明了吧。”
与此同时,王嘉这小子,又看见了郑武公、郑庄公先后任周平王的卿士的场景。
只不过,周平王偏偏宠信虢公,于是就想把政权分一部分给他。
见此情形,郑庄公便暗地里埋怨平王。
直到王嘉勇敢的站了出来,与这郑庄公交流。
郑庄公见他是个凡人,没有多大能耐,便像朋友一般推心置腹的跟他聊了很久。
如此一来,王嘉便掌握了许多信息。
然而,这话却传到了周平王的耳朵中。
于是乎,这周平王便试图辩解。
“这…”
“哪里会出现这件事,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事好吗?”
但是呢,郑庄公在此前与周平王有过多次交涉,知道他的为人,自然是对他不信任的。
于是乎,王嘉便亲历了这周王室与郑国互相交换人质的场景。
这周平子的儿子子狐去了郑国作人质。
与此同时,这郑公子忽,又到了周王室去作人质。
一见这颇为“戏剧性”的一幕,王嘉那可别提是多有感触了。
“这诸侯国之间,或者是诸侯国与周王室之间互换人质一事,在春秋与战国时期,实在平凡不过的了。”
“我想,先前也应该发生过许多类似的事情。”
“只不过…我觉得今日一事,倒是挺让我颇为震撼的。”
后来,又过了不久,在周平王去世的时候,周人便准备把政权转交给了虢公。
紧接着,四月份,郑国的将领祭足便带领军队割取了温地的麦子。
秋天的时候,他们又割取了成周地区的谷子。
温地与成周这两个地方,大概都是在周王室的控制范围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