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隐公之年尽,隐公十一年

作品:左传游记|作者:酸辣茄子|分类:历史|更新:2025-05-04 00:10:09|字数:17270字

“那为师,就讲给你听吧。”

“你可要认真听啊…”

一听这话,只见王嘉再次恭敬的拱手行礼,然后便从这衣袖中,取出了他的空白竹简,准备做笔记。

而老师丘明先生,从屋外皎洁的月光,长叹一声,随后便诉说起他先前的经历来。

“唉…”

“我曾经在那贵族的学校学习时,老师很注重传授那‘四书五经’以及‘六艺’的理论。”

“至于询问老师相应的问题,那该有礼仪必须是要做到的,甚至是那繁文缛节般的其它不必要的礼节,也要做到,是为了彰显贵族与平民的区别。”

“可是…为师却觉得,其他什么的礼仪都不重要。倘若有一颗渴望求知、奋发上进且造福万事万物之心,那就是对当老师的最大的敬意。”

“所以说,对于仲尼兄能够勇创‘有教之类’,招收平民子弟入塾读书,纵使学费稍高一些,但也是值得的了。”

一听老师左丘明如此说来,王嘉也是深有感触。

后来,王嘉在进一步向他的老师左丘明寻求其他问题与疑问的解答后,他便再度回到自己的小屋中,整理着今日的笔记,并期待着明日去书库完成相应的书籍整理工作。

只是,翌日…

当王嘉想要继续寻找这《左氏春秋》中有关记载鲁隐公下一年历史事件的竹简,好通过头脑风暴与情景再现法游历一番时。

他却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

“嗯?!”

“难不成…这是记录鲁隐公最后一年事件的竹简?!”

想罢,他也没在多想,便再度根据先前他阅读白话文《左氏春秋》的内容,通过使用头脑风暴情景再现法,尝试讲入这隐公第十一年的世界。

伴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与转移…

很快,他便进入了这鲁隐公第十一年的世界。

这一年,与先前一样,发生了很多事情。

隐公第十一年的春天,滕侯、薛侯来到鲁国朝见。

夏天的时候,这鲁隐公在名为时来的地方与这郑庄公相会。

秋天七月壬午的时候,鲁隐公与齐僖公、郑庄公进入许国。

冬年十一月壬辰的时候,鲁隐公去世了。

此刻,只见在这十一年春天的时候,王嘉恰好在这鲁国的宫殿中目睹了一件大事。

这滕国的国君滕侯与薛国的国君薛侯来到了鲁国进行朝见。

眼见在这大殿之上,滕侯与薛侯两位国君,当着这鲁国国君鲁隐公的面,正在争执这班列先后的事情。

不多时,只见这薛侯说道。

“君上,我先受封!”

然而,这滕侯也不退让。

“我乃是周王室的卜正,薛国是庶姓,我不能排在他的后面!”

眼见两国国君如此蛮横、耍性子,这鲁隐公那可是既高兴又担忧。

“哎呀呀,这两国的国君居然能如此敬重于我,将国家之大事交于我来处置,这无异于我鲁国乃周王室氏宗亲重臣之身份得以证实。”

“并且,这也说明,我鲁国的国力也是增长了不少,威望也增长了许多。”

“此乃…我鲁国的大幸啊!”

“只可惜,这滕侯与薛侯,毕竟各自是一国之君,在我鲁国的宫殿内,谈论事关国运与未来的国家大事,这多多少少有点不太好吧。”

“不行,我得想个办法。”

与此同时,在一旁围观着的王嘉,也对此事有着自己的看法。

“鲁国的国力,现在的确是有非常大幅度的增长呀。”

“见这鲁国如此‘繁荣’与‘强大’,我想…就和一个国家的人民一样。”

“国家强大了,人民自然会振奋…激动。”

“只是…这如此令鲁国人‘开心’与‘激动’的场面。”

“反观这鲁隐公,虽说是脸上浮现着喜悦之情,但是隐隐约约能够感受到他的忧愁与困惑。”

“莫非,是因为这滕侯与薛国接受着鲁国册封时的矛盾吗?”

“那么,我的确得想想办法了。”

于是乎,王嘉在思索了片刻,随后便对鲁隐公拱手进谏说。

“君上,我希望你能够派遣使者大臣对这薛国的国君进行商谈开导,让他退却一步,从而能把事情顺利且完美的解决。”

一听王嘉这话,鲁隐公不由的点了点头,然后便说道。

“嗯…”

“真没想到,寡人的老友王嘉,居然如此才识渊博,才思敏捷。”

“至于那建议,因为有先前的基础,就更加值得一试了。”

“哈哈哈哈,我很喜欢。”

“好吧,既然寡人的朋友如此建议,那么寡人就派遣这大臣与羽父去说服这薛侯吧。”

话音刚落,只见鲁隐公采纳了王嘉的建议。

至于王嘉,他在见到老友鲁隐公如此高兴的样子时,自己的内心也是十分开心的。

“我现在大抵也是知道了,这一个国家的强盛,乃是离不开的一个国家决策者英明的决策啊。”

之后,只见大臣羽父,在这鲁隐公的委托下,去拜见这薛侯并开导他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左传游记》,方便以后阅读左传游记第18章 隐公之年尽,隐公十一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左传游记第18章 隐公之年尽,隐公十一年并对左传游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