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秘探遗迹墓,桓公十一年

作品:左传游记|作者:酸辣茄子|分类:历史|更新:2025-05-04 00:10:41|字数:12712字

然后,秋天七月的时候,安葬郑庄公。

九月的时候,宋国人逮捕郑祭仲。

公子突回到郑国,而郑忽则逃亡到卫国。

与此同时,柔与宋庄公、陈厉公、蔡叔在折地相会结盟。

至于鲁桓公呢,他则是与宋庄公在阚地相会。

话说,在鲁桓公执政的第十一年的春天的时候,齐、卫、郑、宋在恶曹这个地方结盟。

面对如此场景,在一旁围观着的王嘉,便暗暗的想着。

“难道说…这天下,又将会有什么大的‘风暴’以及‘动荡’了吗?”

“仅仅只是在恶曹这个地方结盟,就有齐、卫、郑、宋这四个诸侯国。”

“果然啊,‘无利不起早’。”

“看来,这些诸侯国,现在又准备商量着做什么事情了。”

与此同时,楚屈瑕准备与贰、轸二国结盟。

郧国人陈兵于蒲骚,准备与随、绞、州、蓼军以一起攻打楚国。

将军莫敖对于这件事,表示十分忧虑。

反而大将斗廉呢,他对此则是说道。

“郧国人把军队驻扎在自己的郊区,一定不会警戒,并且天天在盼望四国的军队到来。”

“您驻军于郊郢,用以抵御四国的军队。”

“那么我呢,则是带领精锐部队,连夜进攻郧军。”

“郧军有盼望之心凭仗城池可守,没有斗志。”

“如果击败郧军,四国一定会离心散去。”

听完大将斗廉的这番话,将领莫敖说。

“如此一来,何不向君王请求增加军队?”

面对莫敖的反问,斗廉回答说。

“军队战胜的关键在于同心协力,不在于人数的多少。”

“商朝打不过周朝,这是您所知道的。”

“整顿好军队而出击,又何需增加人员呢?”

此话一出,只见莫敖眉头紧锁,来回踱步了几下,叹了口气,然后说道。

“唉…”

“事到如今,也只好…占卜问一下吉凶了。”

然而,面对莫敖如此样子,大将斗廉朝他看了看,然后便说道。

“兄弟,实在是不瞒你说。”

“这占卜,原本就是为了解决咱们心中所存在内疑惑的。”

“没有疑惑,人何需占卜呢?”

对于这件事情,在一旁围观着的王嘉,他是这么看的。

“人们,往往很容易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未来。”

“并且,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没有人注意它,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一只小蚂蚁,都可以轻松举起一片树叶。”

“以小搏大,这更是世之常事,并不是值得唏嘘的小事。”

“有时候,我们往往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以较少的投入,换取比较多的回报。”

“但是,除了策略正确以外,我们还应该有一颗‘敢做敢当’的心,不试一试,谁又知道我们做出的选择,所实行的策略是否正确呢?”

“相对于斗廉大将军的那般勇敢,莫敖将军的行事,就有些被动了。”

“如此被命运‘牵’着鼻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过分顺从自己的本心,而不尝试做出改变。”

“这样的话…说实在话,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所以说,当一个人,在为自己的未来做选择的时候,除了要有清醒的头脑以外,更重要的,但是学会要有一些自我分辨之能力。”

就在王嘉感慨之后不久以

此刻,只见莫敖最终听取了大将斗廉的建议。

两人领兵分工合作,于是乎很快便在蒲骚打败了郧军。

最终,他们与贰、轸等国结盟之后,便返回了。

话说,在郑昭公打败北戎那会儿,齐国国君,此刻便想着把女儿嫁给他,郑昭公辞谢了。

面对这件事,在他身边的大臣祭仲,便对郑昭公说。

“殿下,请听卑臣一言。”

“殿下,您一定要娶她。”

“君王宠爱的姬妾有很多,你没有强大的外援,将难以被立为国君。”

“其他三个公子,可都很有可能被立为国君,是您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啊!”

虽说,大臣祭仲,一味的在以命相劝。

但到了最后,郑昭公仍然没有听从。

“呃…”

“祭仲伯,您…还是先回去吧。”

“这件事情,我会考虑的。”

见郑昭公这个样子,祭仲只好恭敬的回了个礼,然后便告退了。

至于在一旁围观着的王嘉呢,他则是这么评价的。

“唉…”

“这个郑昭公,怎么能如此‘一毛不拔’,一根脑筋,死钻牛角尖,一路走到黑呢?”

“常言道:‘忠言逆耳’呀。”

“有的时候,虽然有些建议可能会让自己的内心感到不适,自己也不想要去听从。”

“但是当你发现你成功之后,你就会感激,先前所作出的决定了。”

“郑昭公行事如此轻率鲁莽,想必到了后来,也是对他十分不利的。”

紧接着,伴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与转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左传游记》,方便以后阅读左传游记第29章 秘探遗迹墓,桓公十一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左传游记第29章 秘探遗迹墓,桓公十一年并对左传游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