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桓公之年尽,桓公十八年

作品:左传游记|作者:酸辣茄子|分类:历史|更新:2025-05-04 00:11:00|字数:16728字

“您难道忘了,先前与前代齐国君王的约定了吗?”

“违反了这一点,一定会坏事的!”

虽说,这大臣申繻的言语十分激动,想要让鲁桓公“回心转意”。

但是,一向不好内政的鲁桓公,又哪里能够耐下性子,接受他的建议呢?

于是乎,只见他朝申繻摆了摆手,然后便冷冷地说道。

“罢了…罢了…”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吧。”

“寡人在今早时分,早已派人前去齐国回应吕君之邀请,与吕君在泺地相会。”

“君子一言九鼎,寡人总不能食言吧?”

“好啦,这件事情,就不劳烦爱卿你多虑了。”

见鲁桓公如此说来,一向直性子敢于直谏的大臣申繻,也不得不放弃他接下来的进谏之路。

此刻,只见他朝鲁桓公的背影看了看,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然后便转身离开。

见此情形,只见在一旁围观着的王嘉不由自主的感慨道。

“自古以来,君臣之间,都是忠言逆耳啊,谁都喜欢听好话。”

“只不过…有的时候,好话并不一定代表就对你有好处。”

“相反,它很有可能会使将你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从而最终导致可怕的后果。”

“然而,有的时候,虽然有些话比较难听。”

“但是,真正对你这么讲的人,其实才是最关心你,且最了解你真实情况的人。”

“如果说…在关键的时刻悬崖勒马,亡羊补牢,也许…事情还来得及‘挽救’,不会酿成什么太大的后果。”

“不管是在高堂之上还是官场之中,最懂世间明理,深谙其中道理的人,往往不如会阿谀奉承且圆滑多变的人活得通透与畅快。”

“在这之中,无疑是受到环境因素和其他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从而对他们的‘求真’之路产生各种大大小小的阻碍。”

“有的时候,光靠建议与提醒,其实并不能产生多大的作用。”

“在关键的时刻,还是得靠自己明辨是非,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成与败,也许…就在一念之间,就在一息之瞬。”

“除此之外,就要靠本人自己的造化,还有应对各种环境与情况的能力了。”

在这之后不久,等到了约定的时间,鲁桓公便与齐襄公在泺地相会,然后带着文姜去齐国。

可是,齐襄公却在暗中与文姜私通,鲁桓公责备文姜,文姜把这事原封不动的告诉了齐襄公。

于是乎,此刻…在齐襄公的心里,便心生了邪恶的念头。

“呵…”

“好你个允君,竟敢打骂寡人之妹,寡人未来的老婆。”

“寡人先前,就一直对这件事情怀恨在心。”

“现在可好,总算让我逮到机会可以好好复仇了。”

“妹妹莫怕,等寡人在酒宴上精心设局,暗中处理掉这桓公,就不会有人在责骂你了。”

“而且,咱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公公正正的在一起了,哈哈哈哈…”

说到这儿,只见文姜害羞的点了点头,然后便依偎在这齐襄公的怀里。

然而,在看到这一幕的王嘉,心里却想起了不好的念头。

“完了,大事不好啦。”

“这下子…桓公恐怕是‘在劫难逃’啊!”

果真如王嘉所想,在夏天四月丙子的时候,齐襄公宴请桓公,并让他喝了许多美景。

宴后,他便让公子彭生扶持鲁桓公登车,鲁桓公最后死在了车上。

当得知这一消息后,王嘉那是万万不敢相信的。

“这…怎么会…”

“我最亲爱的挚友之一啊,你怎么能够死的如此不明不白?”

“难道说,先前那吕君齐襄公设宴款待你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场有去无回、九死一生的‘鸿门宴’吗?”

“想必…在这其中,一定是齐襄公等人在‘暗箱操作’。”

“至于挚友桓公之死,想必要不然就是饮入了过多的毒酒最后毒发身亡,要不然就是被灌醉之后秘密派人将其杀害。”

“可恶啊,齐襄公为了达到他的目的,竟然如此不择手段。”

“此人…果真如史书中记载一般,行为极其恶劣,难怪最后会落得如此惨痛的下场。”

“这么严重的‘外交事故’,我想…鲁国人一定会为他鸣不平的。”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违背天理常规的事情,做恶多端不行善积德的人,最后一定会受到相应的报应的。”

“阿弥陀佛,挚友啊…安息吧…”

说到这儿,只见王嘉一度“老泪纵横”,且“泪洒当场”。

在这之后不久,他便决定结识尚未继位,还身处公子之位的鲁桓公,并与他提前结为好朋友,与便接下来顺利的进行日后的游历之旅。

当鲁国人得知这件事后,他们便警告齐国说。

“我国国君敬畏君王的威严,不敢安居,所以到贵国来重修旧好。”

“只不过…礼仪虽然完成了,他却没能回国,又没有人承担罪责,在诸侯中造成恶劣的影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左传游记》,方便以后阅读左传游记第36章 桓公之年尽,桓公十八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左传游记第36章 桓公之年尽,桓公十八年并对左传游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