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面很宽,足有三四十米,水深不清楚,但肯定不会太浅,里面应该有大鱼。
陆远在岸上边走边观察,走了好一会儿才选中捕鱼点位。
打下几个窝子,然后挨个下网。
是后来请陈林从外面买回来的丝网,这玩意儿只要看得准,非常好用。
一网下去,没准就是十几斤鱼,甚至几十斤鱼。
在岸边活动了一番手脚,陆远看时间差不多,于是撒出丝网。
撒网需要很强的手法,要甩得有劲,力量要均匀,才能网住想要的窝点。
陆远的手法没问题,这一网甩出去力量十足,丝网完全散开,随后快速下沉。
收的时候也是有技巧的,一定要将力量压住,才能网住下面的鱼,不至于逃脱。
收的太早太晚也不行,时机要掌握好,太早会惊到鱼,太晚也会漏鱼。
收!
陆远心里低喝一声,开始收网。
沉甸甸的,手感觉非常沉实,这一网的收获怕是不少。
成功将网口收拢后,就不用再担心鱼会漏掉,慢慢拖上岸就行了。
这一网收上来,足足有十几条,有鲫鱼也有草青,加起来起码有十五六斤往上。
毫不夸张地说,有这一网就不虚此行了。
时间还早,再说这里更靠近县城,所以陆远一点都不急。
等到时间差不多了,到下一个窝点撒网,略少一些,但也起码十斤开外。
抽根烟后继续。
好家伙!
收网的瞬间手臂猛地一沉,丝网被一条大鱼用力拽下去,力气大得像小牛犊子。
陆远没有立马跟它较劲,而是顺着它的力量先松了松,然后用往回收。
感觉到将网口收紧,再次松一松,任由那条大鱼在里面挣扎扑腾。
如此这般地来回较量了几回,那条大鱼累了,他这才慢悠悠地往回拉网。
这一下,网上来足足三四十斤鱼,最大的那条草青就有二十来斤。
“大兄弟你太厉害了!”有路过的行人驻足观看,忍不住惊叹。
“呵呵,运气好。”陆远谦虚地笑笑。
那人掏出烟,给他递了一根:“这鱼卖不?”
“不卖,有人预定了。”陆远摇摇头,答应王海的事,还是要尽量守信。
“匀几条给我呗。”那人用商量的语气道。
说着指着那条最大的草青:“就它了,我老丈母娘过生日,买了当贺礼送过去,行不?”
“要就两块一斤。”陆远已经知道县城的鱼价,不想随便出手。
“太贵了。”那人咂了咂嘴,“我前几天买了条小点的,才一块六一斤。”
“鱼越大越贵。”陆远没有接他的烟。
那人也没有往他手里塞,把烟又收了回去,摇摇头:“你这太黑了,公河的鱼卖这么贵。”
公河的意思是公家的河,里面的鱼也是公家的,捞到就是赚到,大差不差就行了。
“城里就是这个价,再说有人定了,你不买无所谓。”陆远懒得跟他讨价还价。
“一块七行不,给你涨一块。”那人不死心。
二块一斤陆远都觉得便宜,直接少三角,相当于六块多钱,这怎么可能。
“不好意思,不卖。”陆远干脆利落地拒绝。
“你这人真没劲,贪得无厌!”那人气呼呼地走了。
陆远才不会跟他生气,自己掏了根烟点上,准备抽完再下一网。
已经一百多块钱到手了,今天的目标完成了一多半,他的目标是两百块。
一天两百,一个月也才六千,一年七万,得三年才能买车,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
其实根本做不到,他不可能天天有这么好的运气,也不可能天天干活。
所以,在运气好的情况下,就要多赚点,这样压力会小不少。
“如果我没记错,春风吹满大地,收入会涨,物价也会涨。”陆远在心里自言自语。
前世他在这方面关注不多,所以头脑里面没多少概念。
要刮起春风,就必然要超发货币,大水漫灌,反映到现实中就是收入上涨物价上涨。
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陆远已经捞了两百多斤鱼。
其中超过二十斤的草青就有三四条,十来斤的也有不少,还逮到一只两三斤重的老鳖。
收获满满。
他径直到了王海饭馆,把两大编织袋鱼往大厅里一扔。
“哥,你这是清了人家鱼塘吗?”王海几个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
“别废话,赶紧上秤。”陆远没功夫跟他闲扯。
一秤,精确的分量是两百一十七斤六两,按一块八的价格算,一共391.68元。
王海非常大方,直接凑了个整数,给陆远算了392块。
“哥,一块八一斤,我肯定没有亏待你。”王海又解释了一下。
他心里清楚,送到县里的大酒店,二十斤往上的草青至少两块钱一斤,他也不亏。
反正最近东西都在涨价,具体原因没人说得清。
钱要么存银行,要么花出去,否则放在手里肯定是亏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