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统也有些扫兴,不过抬眸一看,门匾上提的就是金光熠熠的几个大字“得月忘阁”,便哑然失笑道:“本来换一间也可,只是这牌匾上的字倒是有几分意境,想去会会这得月忘阁的主人。”
青鸾见他居然想冒险闯入,便不由劝道:“殿下,既然是有人包场宴客,那么我们不如……”
萧统却伸手竖在唇边,默默摇头,朝他只是微笑,道:“莫非你也想我们今日成了得月忘?”
青鸾也想起来,关于这得月忘的由来,大抵是言及,慧能禅师于曹溪传法弘扬禅的真意时,弟子很少。而众弟子经常趁着月光,围坐在慧能禅师的身边,听慧能禅师的参悟和启发。
是夜微风徐徐,月色皎洁,虫鸣草舞,便似这苍茫天地间蕴含的无尽生机和意趣。
而其中一个弟子问道:“师父,我们在月下禅修好多次了,却该如何体悟这月的意境呢?”
慧能禅师便答:“你问我如何体悟?那你就看我的手指吧。”
说着,略略的翘起一个手指,手指向月亮的方向。
而弟子瞪着这手指,想不明白其用意,于是就又问道:“什么是手指呢?”
慧能禅师眉头一皱,回答说:“月亮。”
弟子就更加不解了,问:“学生问月亮,老师翘起一个手指回答。为什么学生问手指,老师又回答月亮呢?”
慧能禅师沉思了一下,说道:“你呀,这叫得指忘月。你问我月亮的真谛,我并不能给你,所以示你以手指。而你,竟然执着于手指,忘了真谛。你又问我手指,我回答月亮是要点醒你呀。”
青鸾既想明白其中真章,便不再劝。心道,既是如此,或是天意吧!又或者,眼前此情此景此人此心,此生又能再得几回?
说完,便顺势随着他就往里走。因两人并肩而行,端的是男才女貌,男子辉煌温润,女子秀丽慧雅,且均是衣着华贵精致,又有气度不凡的举止仪态,便是手中没有持名帖,也将门口迎客的小子给唬得不敢上前讨问。
如此顺利的登堂入室,进来一看,果然是一处难得一见的清雅之地。只见楼内处处屏风为栏,地暖如春,桌前几上均有水仙学士花,习习送香。而往来穿行其中的,又以年轻俊秀的才子学士,以及身段玲珑的仕女为主。且宾客笑谈之间,都是谈诗论词,品画赏花,细语曼声中,仿若无人不雅,亦无人不才。
萧统与青鸾两人穿行其中,将一楼游览一遍之后,也无人察觉两人是混迹其中的门外客。倒是萧统渐渐理出头绪来,与青鸾拾级而上登楼时与她附耳道:“这是郭将军的公子在此设宴,他是今冬钦点的探花郎。据说才情与风流之名冠称京城,倒与他父亲十分的不同。”
青鸾听闻过郭祖深之名,其人乃以刚毅不阿勇于直谏着称。今上初登基时,郭祖深便为潜邸幕僚。后随蔡道恭在司州(今山、陕、豫等省各一部),曾上书言边境之事,未被重视。后任梁郡丞、参军。4上夺取帝位后,提倡用佛儒两道治世,朝政松弛。郭祖深曾上书说,当今“廉洁者自进无途,贪苛者取入多径,直弦者沦溺沟壑,曲钩者升进重沓……”。又言:陛下昔日兴学读书,如今却“家家斋戒,人人忏礼,不务农桑,空谈彼岸”。当务之急,不能,“堕本求末”,而应“勤农桑者擢以阶级,惰耕织者告以明刑”。“如此数年,则家给人足,廉让可生”。他屡次进谏,奏请皇帝“去贪浊,进廉平,明法令,禁奢侈,薄赋敛”。
另有“罢白徒养女”,“皆使还俗附农”。如此,“则法兴俗盛,国富人殷”。
因郭祖深于朝中民间都素有德行威望,因而他所谏之言皇上虽未完全采纳,但亦赞许其正直清廉,后擢升为豫章钟陵令、员外散骑常侍。
而普通七年,郭祖亦深任南津校尉,加云骑将军,秩二千石。至如今,已是朝中大员,拥应者云之。
青鸾倒是第一次听说,郭将军的公子竟是一着名才子,又因此花宴设的清雅别致,却亦见奢华流丽,遂道:“殿下从前见过郭公子?”
不想萧统竟然颔首,道:“许久之前打过一次照面,不过彼时他还未出阁读书,如今算来也有六七年了,应是见面也不定认出来了。”
青鸾却摇头,笑道:“那可不一定,照我说,便是自小在梦境中见过殿下的人,应也会一生不忘。”
萧统一双美目流转,知她意及那时月下的初见,此中的意境与心思,只能于两人心中默默回思,却始终不便道明,遂只是温然而笑。两人正目光缱绻时,忽闻耳畔一阵不大的哄笑声,却有人朗声道:“郭世郎,你素日惹下的风流债可是真正不少,瞧,这会儿佳人都不请自来了。还怀抱琵琶尤遮面,一双美目满含情,你说说看,这会儿可要如何了局?”
喜欢天香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天香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