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母看见女儿走远了,才把今天女儿告诉她的事和老头子说了。
老头子听后很高兴,随后就是叹气,老婆子,你要管好老二媳妇,她是个见钱眼开的人,不要打这个钱的主意,女儿好不容易苦尽甘来了。老头子,你说的什么混话,我是见不得闺女不好的人吗?你放心吧,这次老二媳妇如果还敢闹,我就让她收拾东西,滚回娘家去,不拿出一点态度来,他还以为我是软柿子,以前是考虑胡丽丽给老马家生了双胞胎孙子,没想到她拿着鸡毛当令箭,蹬鼻子上脸越来越过分了。
陈宏文这边分别来到大舅和老丈人家,把这家要建房子的事和他们说了,自己来就是请他们去帮忙的,两家的晚辈都高兴的和陈宏文上路了。
外婆不放心又打发大舅和陈文宏回家来看。
而安宁这边到了市场,安宁看着琳琅满目的菜摊,现在改革开放了,买什么都方便。心里盘算着。猪肉得买上一大块,剩下的在空间里拿,再割几斤排骨炖汤,鸡肉也买一只,现在条件好了,吃好一点,家里的几个孙子太瘦了,村里帮忙的人也辛苦,得让大家吃好。
安宁挑了一些干货,香菇,豆皮,米粉,红薯粉,面条,专挑这些能放久一点的菜。
如土豆、白菜,茄子,这些就不用买了,自家菜园子里有种,以后不够再去村里买,蔬菜每家都有。
安宁在一个新开的粮油店里面买了佐料,酱油,醋,辣椒,味精,花椒,桂皮,香叶,看有卖鸡蛋的,又买了20个鸡蛋,买的差不多了,就准备回家了。
经过菜市场的路边,一个60多岁的老人在路边卖鱼,安宁看那鱼十分新鲜,便上前询问价格。老人憨厚地笑着,给出了一个实惠的价格。安宁想着炖个鱼汤也不错,便挑了几条肥美的鱼放进背篓。付钱时,老人接过钱数了数,突然面露难色道:“闺女,我这没零钱找你嘞。”安宁摆摆手,“大爷,就当我照顾您生意,零钱不用找啦。”老人感激不已,一个劲儿地道谢。
买完菜,安宁正准备离开,老人从旁边的袋子里拿出一把自家种的葱,硬塞给安宁,“闺女,这葱你拿着,新鲜着呢。”安宁推辞不过,只好收下。离开鱼摊后,安宁又去买了20个包子,准备买回家给家里的小孩子吃。
就在安宁准备结账离开时,突然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回头一看,竟是同村的李婶。李婶热情地凑过来,“哟,安宁,这是给建房子的人买菜呢?”安宁笑着点头,你婶你也来赶集吗?
是啊,我来买点菜种,之前我种的白菜,不知道为什么没生起来,再来买一次。
李婶又神秘兮兮地说:“我跟你说啊,我刚听人说,我邻居李老婆子家的猪昨晚摔断了腿,眼看治不好了,今天早上他们准备把猪杀了,等一下回去应该就杀好了,你要不去瞅瞅?”
安宁一听,还有这好事,好啊,你婶,我回去的时候去看看,反正在哪里买肉都是买,从今天开始,我家里每天都有几十个人吃饭,肉是少不了的。
安宁想到以后每天都有几十个人吃饭,大米就是一个很大的消耗品,又来到一家卖大米的店铺,老板娘是一个40多岁,留着齐耳的短发,看起来很干练的女人。
老板娘,我大米买的多,有没有送货的?你放心,路费我自己出。
老板娘说,你要多少?
安宁回答说我要500斤,反正大米买多了也不会坏,刚好有车多买一点回去,行,500斤我给你送货。
李婶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安宁的后面,安宁,你要买这么多大米,是啊,李婶,建房子每天几十个人,大米都要很多,李婶点点头。
李婶等一下我叫一个三轮车,你和我一起坐回去吧。你婶笑呵呵的说,那感情好,今天我也和你搭了一回顺风车。
回家的路上,李婶一个劲的打听昨天我婆婆来家里闹,知道李婶和婆婆是死对头,以前安宁总是和这个女人说婆婆的坏话。现在换成安宁了,就觉得没那个必要,不管她怎么问,安宁都敷衍过去了,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回到家,看到玉婷已经把饭煮上,正认真烧火煮饭,安宁满意地点点头,开始着手准备中午的中餐。
玉婷看见我回来了,忙站了起来,上前来帮我扶住背篓,妈,你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很重吧?快放下来。
安宁把背篓放下来,笑着说:“这不是家里要建房子,来帮忙的人多,得让大家吃好喝好。”安宁开始一样样把菜从背篓里拿出来,让玉婷帮忙分类放好。
这时,秀娟回来了,手里还提了些娘家带来的干货。“妈,我们回来啦,这是我妈让带的。”秀娟说道。安宁接过东西,欣慰地说:“你们有心了,快歇歇,等下帮忙打下手。”
安宁说,你哥他们来了没?儿媳妇都兴高采烈的说,妈,我哥他们都来了,我带他们去建房子那里了。
老二媳妇说,我妈让我感谢你,让我哥他们来家里帮忙建房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