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吉如今也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呢,又因着性子爽朗活泼,倒是难得看到他这么严肃的样子。
香君安慰他:“有什么事情告诉怜母妃,怜母妃定会为你做主。”
“不是我的事情,是我昨夜听到……听到父皇吩咐一个面生的小太监办事,说是八百里加急,送信回京,要让人去搜查怜母妃您的承香殿。”
香君心里一沉,面上却还是温柔和煦的样子,柔声说:“别担心,兴许是你父皇要找些什么,怜母妃又没做什么坏事,不必担心。”
听到香君这么说,元吉的神情才放松了一些,又说:“父皇还要让人去查顾大人呢,也是要找东西么?”
“顾大人是皇上前朝的大臣,他们的事情,怜母妃就更不清楚了,也不关你的事儿,别担心了。”
香君给元吉塞了些糕点,夸奖他一片孝心,又问了些他这一路与父皇待在一起的事情,这才让人送元吉回去。
等到元吉走了,香君才收起脸上的笑容。
果然,皇帝的性子,没有那么容易相信顾亭雪去救香君,只是因为太后。
虽然皇帝面上不显,但心中已经是对香君与顾亭雪的关系有了怀疑。
虽然皇帝对顾亭雪这个弟弟谈不上了解的多么透彻,但毕竟是他带在身边养大的,顾亭雪的基本的性情总是知道的。
若顾亭雪真与香君不对付,以顾亭雪那记仇的性格,绝对不可能冒死救她。
至于,不愿意让太后的事情再发生在别人身上,虽然算是个不错的理由,但那也只是站在香君和顾亭雪两人的立场这般想,才合理。
香君转换身份想了想,若是被掳走的不是自己,而是别的哪个妃子,顾亭雪这么不管不顾地带着人去救了,香君会信顾亭雪只是因为太后么?
香君是绝对不会相信的,这样的事情,就不是顾亭雪会做的。
他从来都是只办皇上吩咐的事情,除此之外,别的事情是见死不救、片叶不沾身的,这只怕是皇上这辈子第一次见到顾亭雪这般“奋不顾身”。
顾亭雪演给皇上看,皇上又何尝不是演给顾亭雪看。
毕竟顾亭雪带回贵妃有功,他若是立刻处置了,那岂不是“家丑外扬”,本来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合理的,却也要因为皇帝的处置,揣测顾亭雪和香君是不是有什么首尾了。
其次,这一路上,皇帝也还有神策军护卫。
最后,毕竟是皇上用了这么多年的好刀,总得要些确切的证据,不然如今外忧内患的,皇上怕是还不想轻易地就把顾亭雪处置了。
所以,皇上要找些证据,找让他下决心的证据。
提前八百里加急回京城送消息,就是要趁她和顾亭雪还没有回京,用最快的速度,赶在他们有可能防备之前,来个出其不意。
香君掀开车帘往外看去,在她车外护卫的有神策军,还有一两个不认识的人,看起来,似乎是禁军的护卫。
这样混编应该是皇上的意思。
香君又重新放下了车帘,坐在马车里,思索着这件事要如何应对。
皇帝既然要查,只怕不仅要搜宫,还会暗中审问承香殿的宫人,香君宫里倒是没有任何证据和信物,唯一担心的是承香殿的人会乱说。
若真的说了什么,香君也不会怪他们,谁活着不是为了自个儿的命呢。
至于顾亭雪,虽然他狡兔三窟,但他那阴湿又变态的性子,指不定会藏些她的什么东西。
香君是不信什么万无一失的,只要不是神仙,就会有纰漏,只要想查,就不可能查不到。
所以,香君如今就必须做最坏的打算,若是承香殿的人受不住刑招了,若是顾亭雪那边也露馅了,她要如何处理。
八百里加急送信到京城只需要几日时间,香君做什么怕是都已无用,兴许告诉顾亭雪,他还有办法找到转机。
虽说两人说好了,回到雁门关内以后,决不能再私下联系,但是事关重大。
香君再次准备掀开车帘,她和顾亭雪约定过,若是有什么非说不可的事情,她可以给顾亭雪派在马车旁护卫的神策军心腹一个暗号,顾亭雪自会想办法来找她。
可就在香君准备掀开帘子的时候,却又猛地意识到一件事情,收回了手。
不行……
差一点就中了皇上的计。
皇上是什么人,元吉又是什么人?
一个是香君这辈子遇到过心机最深沉,最善于伪装的男人,一个是离宫前还在热衷于带着弟弟爬树的笨小子。
皇上要办这样大的事情,还能被一个半大的孩子偷听么?
皇上一直把元吉带在身边,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却偏偏给了元吉半个时辰来看香君,怎么早不给,晚不给,偏偏元吉偷听到了八百里加急的事情,就让元吉来看她了?
想到马车旁边的几个眼生的侍卫,香君忽然意识到,这是皇上给她的第一个考验。
皇帝就是要让元吉把这件事告诉香君,要看看香君是不是心里有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