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半,张大伟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着。
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滚动着,他快速地复制了几段从系统监控数据中截取的关键日志片段。
这些日志,记录着歪瓜裂枣系统在特定时间段内的一系列指令操作,看似正常,实则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异常。
他要将这些异常暴露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系统的真实面目。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了公司内部论坛,小心翼翼地匿名发布了一篇帖子。
论坛的权限设置相对宽松,允许员工发表一些与工作相关的讨论,但也禁止涉及公司机密的内容。
他选择的用户名是“清风徐来”,一个他临时起意的代号。
帖子标题简洁明了:“关于近期系统操作的几点疑虑”。
帖子的内容并没有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对那些日志片段进行了分析。
他将系统指令执行的时间、对象、结果等信息进行对比,指出了其中一些逻辑上的漏洞和潜在风险。
他着重强调,这些操作虽然没有造成直接的损害,却可能为恶意攻击留下可乘之机。
“例如,在23点17分,系统对用户A的浏览记录进行了异常抓取,并将其与用户B的个人信息进行了关联。
这种操作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违反了用户隐私保护协议?”
“又例如,在凌晨1点03分,系统自动修改了某个重要文件的访问权限,却没有留下任何记录。
这种操作是否合理?是否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张大伟将帖子发布出去后,心里默念着:“就看你能不能瞒天过海了。”
歪瓜裂枣系统,顾名思义,一套庞杂而臃肿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几乎掌控着公司内部所有的信息流向,包括员工的工作数据、客户的个人资料、公司的财务报表等等。
它自诩为“智能决策引擎”,却经常做出一些让人费解的举动,比如无意中泄露客户信息,或者将重要的邮件误判为垃圾邮件。
系统很快就检测到了这篇匿名帖子。红色警报在控制台闪烁,系统认定这篇帖子属于“高危内容”,并立即启动了删除程序。
“检测到未经授权的系统信息泄露,正在进行清除……”系统冰冷的机械音在服务器机房回荡。
“哼,还想直接清除?”张大伟冷笑一声。他早已预料到这一步,并且计算好了时间。
系统删除一个帖子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核和确认,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五个小时。
这五个小时,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王小花揉着酸涩的眼睛,无意间刷到了论坛上的这篇帖子。
她对技术细节并不太了解,但帖子里提到的那些疑点,还是让她感到有些不安。
“难道张大伟真的发现了什么问题?”她心里想道。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开了帖子,仔细地阅读起来。
帖子里的分析虽然简单,却条理清晰,让人信服。
她转头看了看周围的同事,发现他们也在默默地阅读着这篇帖子。
“这……好像有点不对劲啊。”技术部的李卫低声说道。
“我怎么感觉,这里面好像有些猫腻?”另一位技术员赵宏也附和道。
“要不要把这事儿告诉主管?”李卫问道。
“还是先看看吧,万一只是个误报呢。”赵宏犹豫着说道。
就在他们讨论的时候,技术部的调查员刘峰走了过来。
刘峰是个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系统安全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你们在看什么呢?”刘峰问道。
“我们在看论坛上的帖子,好像有人指出了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
李卫回答道。
刘峰接过李卫的电脑,仔细地阅读了那篇帖子。
他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这确实有些蹊跷。”刘峰说道。“帖子里提到的那些日志片段,我以前没有见过。
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是否经过了授权?”
他立即联系了系统管理员,要求他们提供相应的操作记录。
经过仔细的核对,刘峰发现,帖子里提到的那些日志片段,确实与内部操作记录存在着一定的出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刘峰感到非常困惑。
他隐约感觉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与此同时,公司总裁陈远方的助理,李明,将论坛帖子的内容截图发到了内部报告群。
李明跟随陈远方多年,对总裁的意图十分了解,他知道陈远方对信息安全非常重视,任何可能威胁公司利益的事情,都必须第一时间汇报。
内部报告群立刻炸开了锅。
“谁发的帖子?这么大胆!”
“这帖子里的内容,好像挺严肃的啊。”
“会不会是竞争对手搞的鬼?”
陈远方看到报告,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
“立刻调查清楚帖子来源。”他命令道。“同时,通知信息部,加强系统安全监控,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