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驾内,李积躺在病榻之上,面容憔悴,但眼神中依然透着坚毅。李治看着他,满含关切之情,嘘寒问暖,轻声说道:“老将军,您这是怎么了?身体要紧啊!”
他嘱咐随行的太医要精心诊治,务必让李积早日康复,并让李积安心养病,不必为朝堂之事操心。李积感激涕零,心中暗想,能得如此君主,夫复何求?
麟德二年(665年),大唐的繁荣昌盛如日中天,李治决定东封泰山,以彰显天子之威。这一次,李积被任命为检校封禅使,随驾前行。泰山之行,浩浩荡荡,沿途百姓夹道欢迎,山河壮丽,尽收眼底。然而,当队伍行至滑州住宿时,李积的思绪不禁飘回了故乡。滑州,这片他从小生长的土地,如今又回到了他的眼前。李积的老家就在此处,他的童年在这里度过,他的亲人也在这里。他的姐姐命运坎坷,很早便守了寡,如今孤苦伶仃地住在李积的旧宅里。
武皇后听闻此事后,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她深知李氏家族的不易,李积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却从不居功自傲,他的家人也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艰辛。于是,武皇后决定亲自前往李积姐姐的住所进行慰问。
她带着宫女和侍从,来到李积的旧宅。宅子虽然有些破旧,但依然能感受到往昔的温馨。武皇后走进屋内,看到李积的姐姐正坐在简陋的木椅上,面容憔悴,眼神中透着一丝忧伤。武皇后快步上前,拉着她的手,温柔地说道:“姐姐,您受苦了。”她仔细询问着李积姐姐的生活起居,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关心与温暖。随后,她赐予李积姐姐一套华丽的衣服,并封她为东平郡君。这一举动,让李家上下感激涕零,他们纷纷跪下,感谢皇后的恩德。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就在泰山之行即将圆满结束时,李积却在一次骑马巡视时,不慎坠马伤了脚。消息传来,李治心急火燎,仿佛自己的心也被狠狠揪了一下。他立刻放下手头的事务,亲自前来探视。看到李积痛苦难忍的样子,李治心疼不已,他轻轻握住李积的手,说道:“老将军,您这是何苦呢?怎么这么不小心?”他当即把自己的御马赐给李积,以便他日后出行方便。这匹御马是李治最喜爱的坐骑,象征着至高无上的荣耀。李积看着这匹骏马,心中满是感激,他知道,这是李治对他的信任与关怀,更是大唐君臣情谊的见证。
乾封元年(666年),高丽的局势风云突变。高丽的权臣渊盖苏文病死,其子泉男生继掌国事。然而,泉男生的两个兄弟泉男建和泉男产,对泉男生的地位觊觎已久,他们趁渊盖苏文去世、高丽国内动荡之际,发起了政变。泉男建和泉男产联合起来,将泉男生驱逐出境,泉男生无奈之下,只得投奔唐朝。
泉男生来到长安,恳切地请求唐朝发兵相助,他希望能够借此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泉男生的请求引起了唐朝的高度重视,李治深知高丽局势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他明白,如果高丽陷入内乱,不仅会威胁到唐朝的边境安全,还可能被其他势力趁虚而入。因此,李治当机立断,决定出兵相助。
六月,李治迅速做出部署,先遣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以泉男生之子泉献诚为向导,一同进讨高丽。各路大军集结完毕,浩浩荡荡地奔赴高丽战场。唐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士兵们士气高昂,决心为大唐的荣耀而战。
同年十二月,李治进一步加强了对高丽的军事行动。他任命李积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一作??江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司列少常伯郝处俊担任副手,庞同善、契苾何力等一众将领一并受李积调遣。李积深知此次战役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迅速展开部署,亲自检查士兵的装备,安排粮草的运输,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
李积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名将,他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经验使他成为唐朝平定高丽的关键人物。他深知高丽地形复杂,敌军顽强,因此在出征前,他多次召集将领们商讨战略,分析敌情。他强调,此次出征不仅是为了解决高丽的内乱,更是为了维护唐朝的边境安全和大国威严。唐军的将士们在他的鼓舞下,士气更加高涨,决心为大唐的荣耀而战。
乾封二年(667年)九月,李积身先士卒,亲率大军勇猛作战。他率先攻拔了号称为“高丽西边要害”的新城。新城地势险要,是高丽西部的重要防线,唐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李积趁势挥军进击,如猛虎下山,连陷十六座城池,高丽军队节节败退。
泉男建见局势不妙,急忙派兵袭击尚在新城的庞同善、高侃。然而,高丽军队在途中遭遇了左武卫将军薛仁贵。薛仁贵勇猛无敌,率领唐军将士奋勇杀敌,将泉男建派来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薛仁贵的英勇表现,让唐军士气大振,也让高丽军队心生畏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