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一统天下(三)

作品:大谋谋天下|作者:天民思想|分类:历史|更新:2025-05-24 09:15:53|字数:8446字

张贵成功入援襄阳,无疑给困境中的襄阳守军带来了希望的曙光。然而,此时的襄阳,依旧深陷于元军严密封锁的重重困境之中,形势依旧严峻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天空。城内物资匮乏,军民生活困苦不堪,而元军的包围圈却在不断收紧,仿佛随时可能将襄阳彻底吞噬。但张贵并未因此心灰意冷,他心中怀揣着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联络郢州的殿帅范文虎,约定南北夹击,以此再次打通襄阳外围的交通线,为襄阳带来生机。

经过一番精心策划与安排,张贵与范文虎达成了默契。按照计划,范文虎将率领5000精兵驻守在龙尾洲,做好接应的准备,而张贵则率军与范文虎会师,共同完成这场至关重要的救援行动。张贵深知此次行动的风险与艰难,但为了襄阳城中那无数无辜百姓的性命,为了南宋在江南的半壁江山,他没有丝毫退缩。他深知,这可能是襄阳最后的希望,如果此次行动失败,襄阳的陷落将只是时间问题。

张贵怀着沉重而又坚定的心情,辞别了吕文焕。吕文焕注视着张贵,眼中满是担忧与期待。他紧紧握住张贵的手,说道:“张将军,襄阳的安危就靠你了,千万要小心。”张贵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回答:“吕大人放心,我一定会完成任务,为襄阳带来生机。”吕文焕目送着张贵离去,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张贵率领着3000名士兵,顺着汉水顺流而下。行进途中,张贵细心地检点士兵,却突然发现少了一名因犯军令而被鞭笞的亲兵。这一发现,犹如一道惊雷,在张贵心中炸响。他瞬间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可能已经泄露。他深知,一旦被元军察觉,他们的行动将会陷入极度被动,甚至可能全军覆没。

在这危急关头,张贵当机立断,迅速改变了原先秘密行动的计划。他果断下令,趁着夜色掩护,放炮开船,杀出了重围。江面上,炮声震天,战船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元军的防线。元军虽然有所防备,但在张贵等人决绝的冲锋下,防线被迅速撕开一道缺口,宋军成功冲出了包围圈。

然而,元军很快就反应过来。元军将领阿术、刘整得知张贵突围的消息后,大为震惊,随即派出了数万人前来阻截。他们将江面堵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张贵率领着宋军,一边奋力作战,一边艰难前行。在接近龙尾洲时,透过夜色与江面上弥漫的雾气,在灯火中远远望去,只见龙尾洲方向战舰如云,旌旗在江风中飒飒作响,仿佛是范文虎的接应部队。张贵心中一喜,举火晓示。对方船只见灯火便迎面驶来。可当船艘近前,才发现来船全是元军。原来,元军提前占据了龙尾洲,以逸待劳,就等着张贵自投罗网。

顿时,宋元两军在龙尾洲展开了一场惨烈的遭遇战。宋军经过了长途奔波,早已疲惫不堪,此刻面对元军精锐,更是力不从心。元军的箭矢如雨点般射来,宋军的战船在江面上左冲右突,试图突破元军的包围。战斗中,宋军伤亡惨重,士气也逐渐低落。尽管张贵拼尽全力,试图扭转战局,但无奈寡不敌众,最终力不能支,被元军俘获。

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张贵坚贞不屈,宁死不降。元军将领试图劝降他,承诺给予高官厚禄,但张贵只是冷笑一声,说道:“我张贵身为宋将,宁死不降,你们休想让我屈服!”元军见劝降无效,便对他施以酷刑,但张贵始终不屈。最终,他慷慨赴义,以身殉国。他的英勇事迹在襄阳军民中广为流传,成为后人敬仰的英雄。

元军为了迫使吕文焕投降,可谓是绞尽脑汁、不择手段。他们深知吕文焕是个硬骨头,普通的劝降方式对他根本不起作用。于是,元军想出了一个极其残忍的计策,企图从精神上击垮吕文焕。

这天,元军特意挑选了四名南宋降卒,命令他们抬着张贵的尸体,缓缓地走向襄阳城下。张贵,这位英勇无畏的南宋将领,在之前的战斗中不幸被俘,最终惨遭杀害。元军将他的尸体当作一种示威和恐吓的工具,希望能借此动摇吕文焕的决心。

当那四名降卒抬着张贵的尸体出现在襄阳城下时,城墙上的守军们都震惊不已。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而吕文焕站在城楼上,凝视着那具曾经熟悉的身躯,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定不移的意志。

元军原本以为,看到张贵的惨状,吕文焕会心生恐惧,从而放弃抵抗。然而,他们完全低估了吕文焕的坚韧和决心。吕文焕不仅没有被吓倒,反而对这四名降卒充满了鄙夷和愤恨。他深知这些人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同胞,是可耻的叛徒。

吕文焕毫不犹豫地命令守军打开城门,放那四名降卒进来。当降卒们战战兢兢地进入城内时,吕文焕亲自走到他们面前,用冰冷的目光审视着他们。然后,他突然抽出佩剑,手起剑落,将这四名降卒当场斩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谋谋天下》,方便以后阅读大谋谋天下第141章 一统天下(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谋谋天下第141章 一统天下(三)并对大谋谋天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