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儿茶:味苦、涩,性凉,归肺经。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炎症,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炎作用。
9. 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外用可消肿止痛,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同时具有抗菌、抗炎作用。
10. 朱砂:味甘,性微寒;有毒,归心经。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外用可抑制细菌生长,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但因有毒性,需谨慎使用。
11.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12.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可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创面修复。
13. 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营养吸收,为创面愈合提供物质基础。
14.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健脾利湿,改善局部水肿,促进创面愈合。
15.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可抗炎、抗菌,调和药膏中各药物的性味。
16.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具有显着的抗炎、抗菌效果。
17. 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可抗菌、抗炎,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18.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抗炎、抗氧化。
19. 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可抗菌、抗病毒、抗炎,促进创面愈合。
20. 野菊花: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经。清热解毒,泻火平肝。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作用,可减轻创面炎症。
21.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谱广,可抑制多种细菌生长,调节免疫功能。
22.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可抗炎、抗过敏、抗氧化,减轻创面炎症渗出。
23.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可抗菌、促进创面愈合,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24.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可抗炎、镇痛、解热,缓解创面疼痛。
25.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外用可清热解毒,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6. 白及: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可在创面形成保护膜,促进创面愈合,具有止血和生肌作用。
27. 白蔹: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可抗菌、抗炎,促进创面愈合。
28. 五倍子: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经。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可抗菌、抗病毒,促进创面收敛。
29. 煅炉甘石:味甘,性平,归肝、胃经。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外用可收湿止痒,促进创面干燥结痂。
30. 煅石膏:味甘、辛,性大寒,归肺、胃经。收湿,生肌,敛疮,止血。外用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渗出。
31. 龙骨:味甘、涩,性平,归心、肝、肾、大肠经。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外用可收敛生肌,促进创面愈合。
32. 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潜阳补阴,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外用可收敛生肌,减轻创面渗出。
33. 珍珠粉: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可促进创面愈合,使皮肤光滑细腻。
34. 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外用可抗菌、抗炎,保持创面湿润,促进愈合。
35. 黄蜡:味甘,性微温,归脾经。解毒,生肌,定痛。可保护创面,促进药物附着,增强药膏的黏性和持久性。
36. 香油:味甘,性凉,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作为基质,可促进药物渗透,同时具有一定的滋润和保护作用。
君臣佐使配伍构思技巧及协同效果
君臣佐使配伍
1. 君药:当归、黄芪、血竭、乳香、没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