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曙光,微调策略
一周后,徐大爷前来复诊。他兴奋地说,腹泻次数有所减少,腹痛也减轻了一些,但大便中仍有黏液脓血,舌苔黄腻稍减,脉象仍滑数。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处方:
二诊处方:
清肠化湿愈溃方加减
用药思路解析
患者症状有所缓解,说明初诊处方方向正确。但湿热仍未完全清除,故黄连、黄柏、黄芩用量不变,保持清热主力。苦参用量减少2g,因清热之力已显,避免过度苦寒伤正。乌梅用量增加2g,加强收敛止泻之功,巩固疗效。
稳步推进,攻守兼备
又过一周,徐大爷精神明显好转,腹泻次数进一步减少,腹痛基本消失,但仍有少量黏液,舌苔黄腻明显减轻,脉象趋于平缓。医生再次调整处方:
三诊处方:
清肠化湿愈溃方加减
用药思路解析
随着病情好转,清热药物用量逐渐减少,避免伤正。黄连、黄柏、黄芩、苦参、白头翁、秦皮用量均降低,减少苦寒之性。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用量也适当减少,以巩固疗效为主。地榆炭、仙鹤草用量降低,因脓血便已明显减少。
邪退正虚,扶正为主
第四次复诊时,徐大爷腹泻基本停止,大便偶尔有少量黏液,身体仍感乏力,舌苔薄黄,脉象细弱。此时湿热之邪已退大半,但正气受损,处方调整为:
四诊处方:
清肠化湿愈溃方加减
用药思路解析
大幅减少清热药物用量,黄连、黄柏、黄芩、苦参等仅用少量维持,防止余邪复燃。加入党参、黄芪,增强健脾益气之力,扶助正气。炒白术、茯苓用量增加,加强健脾祛湿,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巩固疗效,微调配伍
第五次复诊,徐大爷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正常,仅偶感腹部胀满,舌苔薄白,脉象平和。医生继续调整处方,巩固疗效:
五诊处方:黄连2g、黄柏3g、黄芩3g、苦参2g、白头翁6g、秦皮6g、木香6g、槟榔6g、当归12g、白芍15g、川芎10g、炒白术20g、茯苓20g、薏苡仁30g、党参15g、黄芪15g、陈皮10g、砂仁6g、乌梅10g、炙甘草6g
用药思路解析
清热药物用量进一步减少,几乎以扶正为主。加入陈皮、砂仁,理气和中,缓解腹部胀满。此时处方以健脾益气、调理脾胃功能为主,防止病情反复。
病去正复,终得安康
第六次复诊,徐大爷满面春风,困扰他二十多年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完全消失,饮食、睡眠正常,二便调和,舌苔薄白,脉象和缓有力。医生为巩固疗效,开出最后一张处方:
六诊处方:炒白术15g、茯苓15g、薏苡仁30g、党参12g、黄芪12g、陈皮10g、砂仁6g、当归10g、白芍12g、川芎8g、山药15g、莲子12g、炙甘草6g
用药思路解析
此时以健脾益气、调理脾胃为主要目的。去掉大部分清热药物,保留少量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加入山药、莲子,增强健脾止泻之功,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经过六次复诊,徐大爷的溃疡性结肠炎终于得到有效治疗。这六次处方的变化,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战役,根据病情的发展,不断调整战略战术,最终取得胜利。每一味药物的增减变化,都蕴含着中医辨证论治的智慧,展现了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独特魅力和神奇疗效。徐大爷的康复,不仅是他个人的幸运,更是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的一个生动例证,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医学在现代社会中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