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医馆的路上,叶承天忽然从怀中取出片银箔,上面錾刻着北斗七星与震位的卦象:"这是从秘柜玉匣里找到的,当年林山长与你曾祖父共同锻造,为的是让后世医者记住——药草有荣枯,星象有转移,但天地赋予生命的自愈之力,永远藏在懂得仰望星空,也懂得俯身识草的医者眼中。"月光漫过银箔,那些錾刻的星点竟与药方上的纸纹纤维一一对应,恍若古今医者的目光,穿越百年,在这小小的星草上,完成了一次无声的交接。
星夜针药录
陈怀瑾的指尖在泛黄的脉案上停住,父亲用蝇头小楷记录的三十七例胸痹病案里,发病时间竟像被北斗星斗柄串起的珍珠——子时至丑初占了七成。墨迹在"胸闷如窒冷汗自出"等症候旁晕开,显是当年反复斟酌的痕迹,最下方的朱砂批注"子初一阳生,寒凝心脉",让他想起昨夜叶承天在秘柜前说的"天枢星草应震位,子时正应心阳萌动之机"。
【理法篇:星时合参,辨治求本】
诊室里,叶承天的银针在烛火下泛着青芒,针尖对准陈怀瑾左手神门穴时,他忽然指着窗外初现的北斗七星:"《灵枢·岁露论》言'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你父亲病案中患者多在子时发病,因子时胆经当令,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而心主神明,胆虚则心阳易馁。"银针刺入三分,随斗柄转动方向行"子午捣臼法",先紧按慢提九次以补阳,再慢按紧提六次以滋阴,针体在穴位里划出微小的太极轨迹:"神门为心经原穴,内关通心包经,二穴相伍,如北斗柄指震位,引东方木气以生心火。"
【方药篇:草石相应,地天交泰】
案几上的青瓷碗里,新采的天枢星草正在温水里舒展:针叶状的叶片浸出淡金色药液,七枚红果在碗底投下星点阴影。叶承天执毫的手顿在处方笺上,笔锋先落"天枢星草九克",墨色在"九"字上回环三圈——应北斗九星之数,又合洛书"离九居南"的心火方位:"此草冬至子时采于云台观松根,得震木之气而含离火之精,《本草星经》注其'味苦性温,入少阴心经',能破凝寒而振心阳。"
接着添"桂枝尖六克",笔尖在"尖"字上重按:"取桂枝嫩尖,其性轻扬,如春日少阳初升,《伤寒论》用桂枝通心阳,配甘草为桂枝甘草汤,正是'辛甘化阳'之祖方。"第三味"丹参十五克"落下时,他指着药斗里酒炙的丹参段:"色赤入心,酒制则行血力强,《妇人明理论》言其'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此处取其活血而不伤正,养血而不壅滞。"
最后加的"银杏树皮汁三钱"让陈怀瑾微怔,叶承天却从药柜深处取出陶瓮:"去岁霜降后剥取老银杏树近根皮,经三蒸三晒,榨汁时加入冬至雪水收膏。"琥珀色的膏汁滴入碗中,立即与药液形成螺旋状交融:"树皮属木,根主下焦,此汁得地脉潜藏之气,《本草拾遗》载其'定喘嗽,敛肺肾',此处借其沉降之性,引诸药直入病所,正如《内经》'治病必求于本'。"
【药物解析篇:性味归经与古今印证】
1. 天枢星草(虚构,据剧情设定)
-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心、肝经。
- 功能主治:温补心阳,活血通脉,散凝寒而破瘀结。主治心阳不振所致的胸痹心痛、畏寒肢冷、脉迟或结代。
- 现代药理(推演):含强心苷类成分,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挥发油成分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缓解血管痉挛。
2. 桂枝尖
-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伤寒论》中用于治疗胸痹"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此处取其温通心阳、散寒止痛之效。
- 现代研究:桂皮醛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挥发油成分有抗炎、镇痛作用,能缓解血管痉挛性疼痛。
3. 丹参
-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
-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本草纲目》称其"活血,通心包络",为治疗血瘀胸痹之要药,现代临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 现代研究:丹参酮ⅡA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丹酚酸B有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能减轻心肌缺血损伤
4. 银杏树皮汁(现实中银杏树皮较少入药,此处据剧情艺术化处理)
- 性味归经:甘、苦、涩,平;归心、肾经。
- 功能主治:敛肺平喘,固肾摄精,引药入络。取其"树皮护根"之象,寓意"引药入根",调和上下气血,防止辛温药耗散太过。
- 现代研究(推演):含黄酮苷、萜内酯类成分,可改善血管通透性,调节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鞣质成分有收敛作用,能稳定细胞膜,减少心肌细胞损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