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他将目光投向刘长庚,眼中满是关切与沉稳。他伸出手,指尖轻触刘长庚的脉搏,似有若无的跳动,在他指下传递着身体深处的秘密。此刻,诊室里静极了,唯有那脉搏的律动,如同一叶扁舟,在时间的长河里摇曳生姿。白骄阳微闭双眸,似在与这神秘的韵律对话,感知着气血的流转、脏腑的兴衰。
“最近五年,呼吸道和肺部可有什么特别的情况?”他的声音,低沉而柔和,仿佛春日里的微风,轻拂过草地。刘长庚微微一怔,思绪瞬间被拉回到那些或长或短的患病时光,他努力搜寻着记忆深处的细节,一一作答。白骄阳静静倾听,眼神专注,偶尔轻轻点头,似在与时光深处的病症共鸣。
问罢病史,白骄阳又抬眸,细细端详刘长庚的面色。那面色,如同一幅略显斑驳的画卷,潜藏着身体的真相。紧接着,他示意刘长庚伸出舌头,那舌苔的薄厚、色泽,在他眼中皆是病症的外显,是自然与身体交织的密码。
“平日里饮食、睡眠、二便如何?”这看似寻常的问题,却如同一把精巧的钥匙,试图开启身体隐藏的大门。刘长庚如实相告,白骄阳默默记在心里,那些琐碎的日常细节,在他心中逐渐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健康图景。
末了,白骄阳微微凝眉,似有轻愁笼于眉间。他微微仰首,目光投向远处,却又似穿透时空,在浩渺的医理星辰中穿梭。片刻之后,他唇角微微上扬,一丝笃定的笑意浮现,心中已然有了应对之策。那是知识与经验交织的光芒,是医者仁心对病症的有力回应。
中医就诊门诊病历
一、患者
刘某,男,67岁
二、主诉
咳嗽、胸闷伴乏力数月,肺部检查发现结节。
三、四诊信息
1. 望诊: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舌淡暗,边有瘀点,苔薄白腻。
2. 闻诊:呼吸稍促,气息平稳,无异常气味。
3. 问诊:咳嗽,痰白量少,胸闷时作,神疲乏力,动辄汗出,纳食一般,眠可,二便调。
4. 切诊:脉细涩。
四、中医病情分析
患者肺气亏虚,肺主气司呼吸功能减弱,故见咳嗽、乏力、汗出;肺气虚则宣降失常,津液输布失常,聚而为痰,痰浊内蕴;气机不畅,血行受阻,痰瘀互结于肺,日久形成结节。舌淡暗有瘀点、苔薄白腻,脉细涩,均为气虚痰瘀互结之象。
五、中医诊断
疾病诊断:肺积(肺结节)。
证型诊断:气虚痰瘀互结证。
六、诊疗方案
治法:益气化痰,祛瘀散结。
方药:补肺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软坚散结之品。
七、选方用药
- 补肺汤:黄芪30g(补肺气)、党参15g(益气健脾)、白术12g(健脾燥湿)、茯苓15g(健脾渗湿)、甘草6g(调和诸药)、杏仁10g(降气止咳)。
- 桃红四物汤:桃仁10g(活血化瘀)、红花10g(活血通经)、当归12g(养血活血)、川芎10g(行气活血)、熟地15g(滋阴养血)、赤芍12g(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白芍12g(养血柔肝)。
- 化痰软坚:陈皮10g(理气化痰)、半夏10g(燥湿化痰)、浙贝母15g(清热化痰,散结消痈)、夏枯草15g(清肝泻火,散结消肿)、牡蛎30g(软坚散结)、鳖甲15g(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穿山甲6g(活血消症,通经下乳)、昆布15g(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海藻15g(消痰软坚,利水)、苏子10g(降气化痰)、莱菔子10g(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 祛瘀消症:三棱10g(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莪术10g(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八、方剂来源
补肺汤出自《永类钤方》,功能补肺益气;桃红四物汤由《医宗金鉴》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而成,功在养血活血。合方加减以益气化痰、祛瘀散结,配合软坚之品,针对气虚痰瘀互结之肺积(肺结节)。
九、具体处方
黄芪30g 党参15g 白术12g 茯苓15g 甘草6g 杏仁10g 陈皮10g 半夏10g 桃仁10g 红花10g 当归12g 川芎10g 熟地15g 赤芍12g 白芍12g 三棱10g 莪术10g 浙贝母15g 夏枯草15g 牡蛎30g(先煎) 鳖甲15g(先煎) 穿山甲6g(先煎) 昆布15g 海藻15g 苏子10g 莱菔子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医嘱:避风寒,调情志,忌辛辣油腻之品,定期复查肺部CT,不适随诊。
处方的详细解读
一、各味药物解读
1. 黄芪
-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 功能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