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春生章 木德肇启仙草根章回一 立春启蛰·玉胎含曜

作品: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作者李涌辉|分类:游戏|更新:2025-05-24 07:05:08|字数:6842字

十七岁的虎娃吸了吸鼻子,少年人灵敏的嗅觉捕捉到一缕若有似无的甜暖,混着融雪的清冽,从石缝里、草根间丝丝缕缕漫出来。那气息初闻如乳燕啄春,再嗅似老参沉窖,直往脏腑里钻,虎娃的丹田处竟升起股暖意,连日伐木的疲惫悄然消散。

"是参香。"老把头的声音带着敬畏,他年轻时曾在长白山深处见过"野山参王",那气息正是如此——甜而不腻,暖而不燥,带着天地初开的清新。营地里的伐木人纷纷放下斧头,有人跪在雪地上,用手扒开腐叶,试图寻找参苗的踪迹;有人双手合十,对着不咸峰方向叩首,口中念着"棒槌童子保佑"的老规矩。

忽然,冰瀑断裂般的脆响从山顶传来,众人抬头,只见白头山巅腾起青气,形如华盖,边缘泛着金红色的光晕,正是《道藏》中记载的"青华耀世"之兆。更奇的是,青气中隐约可见五色彩蝶飞舞,每只蝶翼上都有古篆闪烁,虎娃目力极佳,竟辨出"生、长、化、收、藏"五字,正是中医对生命节律的概括。

东王公站在九宫穴旁,看着山下伐木人的反应,眼中泛起欣慰之色。他轻挥衣袖,青气华盖中落下无数光点,如星雨般洒在伐木人身上——劳损者的腰膝处泛起温热,受寒者的关节间渗出冷汗,这正是人参之气通过天地感应,为人间初施福祉。

"木德者,仁也。"东王公对虚空说道,仿佛在向西王母遥相呼应,"今岁布此天种,当教世人知草木有灵,脏腑有应。"话音未落,长白山的龙脉突然喷出青霞,与九宫穴的青气相接,形成贯通天地的光柱。光柱中浮现出《神农本草经》的文字,每字皆由草木精气凝成,在晨光中缓缓旋转。

赤腹松鼠们见状,集体捧起松塔,对着光柱行叩首礼。松塔上的人参籽种吸收青霞,竟在瞬间长大三分,露出雪白的根须,根须尖端有细小的"气孔"开合,正在吸纳天地间的"浩然之气"。老把头在山下看得清楚,忽觉眼眶湿润——他祖父临终前曾说,当长白山出现"青华华盖"时,便是人参仙子现世之日,如今竟在自己有生之年得见。

卯时三刻,第一缕阳光越过不咸峰,照在九宫穴的种子上。种皮终于裂开细缝,最先探出的不是嫩芽,而是一缕淡金色的雾气,雾气在空中凝成"人"字,随后化作五片嫩叶,每片叶上都有经络分明,正是手太阴肺经的走向。东王公见状,朗声道:"春气通肝,木旺于春,此子当以仁心济世,以生息度人。"

话音未落,长白山深处传来百鸟朝凤的和鸣,丹顶鹤、绿孔雀、赤腹锦鸡等珍禽从四面八方飞来,围绕人参苗盘旋七匝,每只鸟的尾羽都落下一根,化作"五德之羽",轻轻盖在种苗上。羽毛触及叶片时,竟发出琴瑟和鸣之声,宫商角徵羽五音俱全,正是"五音入五脏"的活体演示。

山下的伐木营地此时发生奇异变化:虎娃昨日不慎划伤的手掌,伤口处竟结出淡金色的痂,痂皮脱落后果然不留疤痕,恰似人参"补气血、续筋骨"的药效提前显化;老把头多年的寒腿病突然不再作痛,他掀起裤腿,见原本青黑的静脉曲张处竟泛着健康的淡红色,正是"肝主疏泄,木气通脉"的应验。

更奇的是营地旁的溪流,原本冰封的水面竟在种苗破土时完全解冻,溪水清澈见底,倒映着不咸峰的青气华盖。有伐木人捧水入口,只觉甘冽中带着参香,连日的口干舌燥瞬间缓解,腹中浊气下行,竟打出个带着松脂香的饱嗝,正是"土得木而疏,水得木而活"的写照。

东王公看着这一切,满意地颔首。他轻拂衣袖,青气华盖逐渐收敛,化作一道流光钻入种苗的叶片。种苗在瞬间长高三寸,五叶攒成莲花座,顶心凝着的露珠不再是单纯的水珠,而是蕴含着木、火、土、金、水五色的"五行露",每滴露中都有山川草木的倒影,正是"天人合一"的终极隐喻。

赤腹松鼠们此刻已悄然离去,它们的尾巴上沾着青气,所过之处,枯草抽出新芽,断木生出新枝,仿佛在大地上书写着"生生不息"的医理。老把头望着山顶,心中忽然明了:这株人参不仅是草木之精,更是天地大道的具象,它的生长,便是中医理论从抽象到具象的完美演绎。

时至辰时,长白山的雾霭渐渐散去,阳光遍洒山林。人参种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五片嫩叶上的经络纹路越发清晰,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人体十二经脉的奥秘。而在它的根部,戊己土与五行之精正在默默交融,为即将到来的雨水节气,埋下"甘露灌顶"的奇妙伏笔......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方便以后阅读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第一卷 春生章 木德肇启仙草根章回一 立春启蛰·玉胎含曜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第一卷 春生章 木德肇启仙草根章回一 立春启蛰·玉胎含曜并对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