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圣公其人

作品:穿越大宋:逆转靖康|作者:昶彧|分类:历史|更新:2025-05-06 18:57:26|字数:4214字

江南地区大规模部队的行进方式,首选是借助着四通八达的水网,乘船而行。

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任何可以通船的地方。

大宋的都城汴梁每天需要的物资是天文数字,这些海量物资靠着周边的州郡供应是无法应付的。

所以大宋的漕运非常发达,无数江南的钱粮顺着运河源源不断送往东京。

方腊的大军正是借着运送钱粮的名义将部队藏在船中,光明正大的顺着运河朝着汴梁前进。

李俊的水军有大海船一百多艘,但内河航行这样大的船不行。

运河上行驶的都是几丈长的平头船,基本靠桨和纤夫前进。

最大的河船也只能装载不到百人,漕运船队最多也不过是二十多艘。

所以方腊将一万多的精兵分成了几十个小队,兵器铠甲也分了几批运输。

李俊作为水军首领,胆子更是大的出奇。

他和方腊都在第一艘最大的船上,叫作飞龙号。

这个船名字就够诛九族了,可见李俊的猖狂。

比这个更猖狂的是他居然打着运送“花石纲”的名义去汴梁。

这一路上确实也省了不少口舌,大宋的地方官一看是“花石纲”,只敢粗略查验,马上就得放行。

李俊望着站在船头的方腊,心里感慨万千。

方腊穿着一身粗布长衫,头上绑着一条黑色头巾。

他只有六尺七八高,肩膀宽阔,脸上皱纹犹如刀刻。

如果不知底细的人,肯定会认为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农,不会跟绿林巨寇和摩尼教圣公联想到一起。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几乎搅乱了大宋的整个江南。

李俊本来自视甚高,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像方腊这样,让他从心里佩服。

李俊自己的最高理想就是趁着天下大乱,能够在乱世中成为一方诸侯就足够了。

可是方腊看到的是整个天下!

李俊本人是不信什么摩尼教的教义的,况且信教条条框框又太多,使人好生不自在。

不过他知道这些教徒的力量,如果方腊让他们砍死自己的家人,这些人会马上就去,眼睛都不眨一下。

这种人在方腊身边有一万多,李俊见识过这种力量,更懂得这种力量的恐怖。

此刻方腊却并不知道自己的水师将军有这么多的心理活动,他满脑子都是即将到来的大战。

方腊最喜欢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传教,另一件就是制漆。

只有这两件事才能使他全身心的投入,其他事情对他来讲都是俗务。

摩尼教的教义教人心向光明,远离黑暗,避免被恶魔所蛊惑最后被吞噬灵魂。

可是方腊放眼这世界上,只有无边的黑暗,没有一丝光明。

既然黑暗吞噬了所有的光,不如自己就来作那个太阳。

方腊之所以起事,并不是为了什么荣华富贵和无上的权力,他是想让天下的穷苦人都过得好一些。

他本来想通过传教来实现这个理想,后来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要想得到光明,就必须要撕裂黑暗。

要想天下大同,就必须要经过杀戮无数。

追随自己的人中有虔诚的信徒,有投机取巧的聪明人,也有视杀戮为乐趣的变态。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他有的是时间来改变他们,只要打碎现在这个黑暗的世界就行。

汴梁,就是这个黑暗世界的中心。

一个将天下万民视为刍狗的皇帝,根本就不应该存在。

方腊心中平静无比,就像一个老农将要去收割成熟的果实。

杨元嗣可就没有方腊这样放松的心态了,他一路驰骋,连吃饭都是在马鞍上。

现在越早赶到东京,就越多一分胜算。

花荣一再请求元嗣要注意休息,刚过了淮河,他们就已经累死了一匹马了。

三人几乎是丝毫不顾马力,全力而行。

鲁达的伤势恢复的非常好,这时候丝毫看不出来疲倦。

花荣本来就是斥候出身,长途跋涉更是习以为常。

元嗣这具身体更是天赋异禀,加上心急急如焚,也丝毫感觉不到累。

三人快马加鞭,终于在陈留赶上了方腊的最后一批船队。

最好的渤海良马也经不住日夜不停的奔驰,况且江南的崎岖道路更伤马蹄。

只有过了淮河,地势才开阔起来,赶路的速度也明显加快。

终于赶到了陈留,马匹再也支撑不住,再继续下去有暴毙的风险。

元嗣看到这种情况,也只能停下来休息一晚。

三人落脚的是运河边上一处旅店,鲁达早就饥渴难耐,要了五六斤肉,两坛子酒,大吃大喝起来。

元嗣和花荣都是吃了几片肉,喝了三两碗酒,就再也不吃下去了。

花荣刚要上二楼客房歇息,突然听见一个声音说要拿两坛子酒。

本来客人进酒店买酒是再正常不过,使花荣警觉的是这几个人的口音。

杨元嗣也抬起头来,对着花荣使了个眼色。

进酒店的总共有七八个人,他们的口音全都不是北方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方便以后阅读穿越大宋:逆转靖康第36章 圣公其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大宋:逆转靖康第36章 圣公其人并对穿越大宋:逆转靖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