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够将城门洞里的石头清理出来,孟康就可以躲避来自城墙上的攻击。
等他搬开最上面的一块大石头,露出了城门洞,才发现对面还在不断的往上垒。
他就是再力大无穷,也抵不过一千多人轮流运送的力量和速度。
城墙上的宋军这时候也开窍了,他们纷纷从城墙上搬运石头,用力的砸向城下的敌人。
方腊军被砸的头破血流,躺了一地。
孟康这才恨恨不已的退出了一箭之地,停止了进攻。
方腊的大军随后赶到,几道闪电划过,照的他们脸色惨白。
本来顺利的计划,想不到出了这样的变故。
这大宋的内城虽然规模虽然小,不过城墙也有四人高,没有云梯任谁也只能徒呼奈何。
方杰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说道:“爹,现在怎么办?”
方腊笑道:“你还是要沉稳些,世事难料,越有把握的事情,越是需要考虑周全。”
厉天闰拱手道:“还是圣公英明,未雨绸缪,属下早已经准备好了!”
孙寅也摸着山羊胡子微笑不语,孟康和李俊莫名其妙,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鬼。
只见厉天闰亲自带了一千多人匆匆而去,不到一炷香时间又赶了回来。
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一丈左右的梯子,梯子两端是毛竹筒。
三五个人将手里的梯子接在一起,立马就变成了一架小型云梯。
这种云梯如果要用来进攻汴梁外城这种坚城那是绝对不够用。
不过用来进攻内城的城墙却是正合适,只要往城墙上一搭,三五个人牢牢抓住底部,比大云梯还牢靠不少。
几乎是一瞬间,几十架云梯就搭了起来,方腊军开始蚁附攻城。
杨元嗣和徐宁站在城墙上对视了一眼,也只有苦笑。
战我双方都已经没有了使用阴谋诡计的地方,接下来比拼的就是人命了。
杨元嗣将手中的长槊横了过来,用力将四五个刚爬上城墙的叛军又推了下去。
徐宁的金枪班用的全是钩镰枪,正适合这种守城战,一人钩一人刺,配合的十分娴熟。
但是方腊这边的军卒也全是精锐中的精锐,孟康从第三个云梯爬上了城墙,一刀就将迎来的宋军脑袋砍了下来。
天空中大雨如注,夜色如墨,双方人马混战在一起,只能借着不时划过的闪电看清彼此的面目,几乎是凭着本能在厮杀。
南面朱雀门这边战况也非常激烈,花荣带着刘法和刘正彦的铁甲军刚进了城门布防,田虎的大军随后就到了。
耶律石墩望着眼前的城墙,也皱起了眉头。
显然方腊那边德情报有误,不过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部下们双眼已经血红,不断控着马在城墙下来回走动,恨不得自己有一双翅膀能够飞上城墙。
耶律石墩嘴角露出一抹残忍的笑,这种情况辽人有一种古老的战法。
田虎和孙安汴祥也面面相觑,军卒们在城下举着兵器虚张声势,也拿城墙上的宋军没办法。
耶律石墩一边用手比划一边大声呼喊着,指挥着辽军骑兵行动。
四个辽国的骑兵下马走到了一户人家的门口,辽人拿着铁骨朵三五下将门锁砸碎。
这房子是座三进的四合院,家主是个皮货店的掌柜,颇有余财。
在朱雀门外有房产的非富即贵,这富户家里连仆人一共有三十多口。
众人这时候都挤在最后一进房子的厅堂里瑟瑟发抖,听见前门的动静也没有人敢出来查看。
那四个辽军将大门打开,用绳子将门框和门檐牢牢拴住,然后双马一起用力。
只听轰隆一声响,整个门楼都塌了下来。
那几个辽军又进了厢房,将绳子拴在大梁上,这次是十匹战马同时用力,将房顶都拉塌了。
这家主人这个时候再也忍耐不住,急忙跑了出来,跪在地上求饶。
那辽军军卒看也不看,一骨朵将他敲的脑浆迸裂。
其他奴仆女眷见状四散而逃,也被辽军追上杀了个干净。
旁边的辽军也开始如法炮制,不一会儿便拆了十几座房屋。
辽军全部下马步战,他们或三五人抱着木梁,或者单人捧着瓦片石头往城墙根上扔过去。
田虎军也看出了门道,帮着搬运着各种砖瓦碎石不断的朝城墙下堆积。
花荣在城墙上看见下面的叛军蚂蚁一样搬运瓦砾,肉眼可见的越堆越高。
他将弓摘了下来,一连射了五六箭,也遇到了杨元嗣一样的问题。
在这样大的雨中,即使是神臂弓也会失去威力,更不用说靠着手臂力量的弓箭了。
刘法和刘正彦却也不慌张,父子二人都面色沉重,他们指挥着铁甲军排成队列,向着越来越近的敌军稳步前进。
田虎眼看小山一样的瓦砾越来越高,慢慢的跟城墙齐平了。
这小山形成了一个缓坡,田虎军和辽军顺着这个缓坡开始往上仰攻。
不过组织纪律性比起方腊军来说差的就远了,丝毫不成队伍,只是挤在一起往前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