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西晋斜杠青年张华:一个会写百科全书的政治家

作品: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作者:仙乡樵主|分类:历史|更新:2025-05-07 16:25:39|字数:6180字

要说他最后栽的跟头,堪称“职场教科书级错误”:

1. 站队失误:以为抱紧贾南风皇后大腿就安全;

2. 知识诅咒:沉迷写书忽视办公室政治;

3. 心太软:明知司马伦要造反还不提前举报。

在公元 300 年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六十九岁高龄的张华站在了刑场上,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透露出一种决然和不甘。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他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畏惧,反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一句令人震惊的神预言:“你们杀我,就是杀大晋的国运!”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场的人都被深深地震撼了。然而,当时的人们或许并未真正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深意,他们只是将其当作一个垂死之人的胡言乱语。

然而,历史却以一种惊人的方式证明了张华的预言。就在他死后仅仅十年,永嘉之乱爆发,这场战乱给西晋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中原大地陷入一片混乱,生灵涂炭,国家元气大伤。

张华的临终预言,就像诸葛亮的“庞统死则落凤坡危”一样,准确得让人瞠目结舌。这似乎是一种宿命的安排,张华以他的智慧和洞察力,洞悉了大晋国运的走向,而他的死也成为了这个国家命运的转折点。

五、历史评价:键盘侠吵了1700年的男人

关于张华,历代网友(史学家)吵得不可开交:

粉丝团:

房玄龄:“忠贞之臣!没有他西晋早完犊子了!”

吃瓜群众:“他编的《博物志》承包了我童年幻想”。

黑粉头子:

王夫之:“搞不定老板算什么名臣?”

乾隆:“学问好有什么用?站队都不会!”

中立乐子人:

明代书商:“感谢张总编!《博物志》让我赚翻了”;

现代网友:“这不就是会写公众号的诸葛亮吗?”

其实换个角度看,张华就是古代版“理想主义打工人”——既想治国平天下,又想守护知识火种。他的人生矛盾,恰似现代社畜在KPI和理想间的挣扎。

六、张华启示录:如何在996中守护星辰大海

回看这位西晋斜杠青年的一生,我们能挖到不少现代职场生存指南:

1. 知识跨界红利:从《博物志》到平吴策,跨界才是硬道理;

2. 摸鱼的正确姿势:皇帝下棋时掀桌谈正事,需要勇气更需要准备;

3. 兴趣防身术:被贬幽州反而写出传世着作,说明副业能救命;

4. 血泪教训:跟对老板比能力更重要(贾南风真不是好领导!)。

下次当你在地铁上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时,不妨停下手中的动作,让思绪飘回到 1700 年前的那个时代。在那个遥远的时空里,有一位堪称斜杠前辈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张华。

张华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还曾担任过朝廷的高官,为皇帝撰写各种方案和奏章。然而,他的才能远不止于此。据《搜神记》记载,张华竟然还能识别狐妖,为妖怪写下鉴定报告!这样的能力,在当时恐怕是无人能及的。

张华的一生就像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游戏,他从未局限于某一种角色或任务。他在政治、文学、博物学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仿佛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全才。

如今,张华的墓前,那曾经伴随着他的龙泉剑鸣已经随风逝去,但当我们翻开他所着的《博物志》时,依然能够看到那个在乱世中仰望星空的身影。在这本书里,他记录了许多奇闻异事、自然现象以及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思考。

也许对于张华来说,比当宰相更重要的,是能够用文字记录下那些超越时代的浪漫想象。比如“天河与海相通”这样的奇妙设想,虽然在当时可能被视为荒诞不经,但却展现了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这种星辰之志,才是历史给予他的真正勋章,它将永远闪耀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方便以后阅读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第7章 西晋斜杠青年张华:一个会写百科全书的政治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第7章 西晋斜杠青年张华:一个会写百科全书的政治家并对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