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幕:决战紫禁之巅——石头城嘴炮大战
久攻不下的王敦急火攻心,亲自到前线开启“毒舌模式”。他站在石头城上对着守军喊话:“司马家的年终奖都发不出了,不如跳槽来我司!”眼看士气动摇,温峤突然从城头探出脑袋:“王大将军,您上个月送我的腊鱼还没吃完呢!”这一嗓子喊得王敦差点从马上摔下来——合着天天喊兄弟的副手竟是二五仔!
气疯了的王敦发动总攻,却不知温峤早布下“惊喜套餐”:护城河里倒满菜籽油(滑得叛军云梯直劈叉);城头架起改良版“诸葛连弩”(一次齐射能串十人羊肉串);派说书先生在阵前直播王敦黑历史(从偷吃军粮到惧内八卦);最损的是温峤让士兵举着王敦画像当箭靶,气得叛军主帅当场吐血三升。史书记载此战“贼众望峤旗而遁”,活脱脱把攻城战打成心理战。
终章:叛逆总裁的垮台日记
当王敦在军帐中病逝时,恐怕最后悔两件事:一是没看出温峤的影帝天赋,二是吃太多自己送的腊鱼(温峤在鱼里掺慢性毒药的野史至今是悬案)。他留下的叛军群龙无首,被朝廷大军像切腊肠一样分段围歼。而全程“开挂”的温峤,战后却深藏功与名,只轻飘飘说了句:“我就是个平平无奇的打工人罢了。”
这场闹剧般的叛乱留下三条职场真理:千万别请爱吃腊鱼的下属当卧底;中年总裁的造反梦想大多死于话多;真正的狠人,都擅长把谋反剧演成喜剧。
当庆功宴上的温峤笑着啃腊鱼时,不知是否想起王敦最后的咆哮:“温太真,你小子演我!”——这大概就是古代版“真诚是必杀技”的最佳注解。
四、职场达人的终极考验:苏峻叛乱这场硬仗
如果说平定王敦之乱是温峤的职场晋级赛,那么苏峻之乱则是他的终极BOSS战。这场叛乱堪称东晋版的"权力的游戏",而温峤在其中扮演的,既是运筹帷幄的"小恶魔",又是冲锋陷阵的"琼恩·雪诺"。
1. 祸起萧墙:一根导火索引发的血案
公元327年,建康城的朝堂上正为"该不该削藩"吵得不可开交。以庾亮为首的主战派主张对历阳太守苏峻动手,理由堪比现代职场裁员话术:"苏总啊,不是您能力不行,实在是公司架构要调整。"但苏峻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这位曾在平定王敦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猛将,接到调令当场掀桌:"老子当年带兄弟们浴血奋战的时候,你们这些文官还在秦淮河上喝花酒呢!"
温峤嗅到火药味,连夜给庾亮发去"微信语音":"庾兄,咱们得先稳住苏峻,您这波操作太像卸磨杀驴了!"可惜庾亮已开启"已读不回"模式。果不其然,次年正月,苏峻联合豫州刺史祖约,带着两万精兵直扑建康,场面堪比美剧《行尸走肉》——叛军所过之处"掠人牛马,取人子女",连皇宫的房梁都被拆去当攻城器械。
2. 温峤的极限操作:从光杆司令到联军统帅
此时的温峤正在江州(今江西)当"地方大员",听闻建康沦陷,他直接上演古代版"速度与激情":先是自剪须发祭天盟誓,接着把办公桌拍得震天响:"全军即刻集结!粮草不够?把老子的私房钱全拿出来!"更绝的是他给陶侃写的求援信,堪称古代职场沟通范本:
"陶公明鉴:今叛军已破宫阙,天子蒙尘。公若袖手,则千秋史笔必书'陶侃见死不救';若提兵来援,则青史当记'陶温双雄救驾'。荆州精兵号称天下第一,莫非只是广场舞队?"
这封夹枪带棒的书信气得六十六岁的陶侃胡子直翘,但老将军到底被激出了血性,带着荆州水师就杀向战场。两军会师时,温峤又化身"夸夸群主":"陶公战船连天,真乃水上钢铁长城!"哄得老爷子当场分给他五千精兵。
3. 石头城攻防战:古代版心理战的巅峰对决
联军进抵建康城外时,苏峻已把皇帝司马衍和当"人形盾牌"架在石头城上。面对这个"王炸",温峤与陶侃爆发激烈争执:
陶侃:"强攻伤亡太大,不如退守再议!"
温峤:"此刻撤退,叛军气焰更盛!兵法云'投之亡地而后存',咱们得玩把大的!"
只见温峤突然拔剑指向长江:"诸君请看,此水东流,终不复西!今日温某在此立誓——不平叛乱,有如此水!"说罢将佩剑掷入江中。这番操作直接点燃全军士气,连江水都仿佛沸腾起来。
接下来的攻防战堪称古代战争心理学教科书:
白天:让士兵对着城墙喊话:"苏峻克扣军饷!打完仗连抚恤金都没有!"
夜晚:组织"战地文工团"在江面奏起江南小调,惹得守军泪湿战袍。
凌晨:派小分队绕后烧粮仓,火光中夹杂着"天罚苏峻"的呐喊。
最精彩的当属"火牛阵2.0版":温峤命人收集数百头水牛,牛角绑利刃,牛尾捆浸油麻布。总攻当日,点燃牛尾的瞬间,这些"生物坦克"疯狂冲向敌阵,把叛军的铁甲骑兵冲得七零八落。史书记载此战"牛吼震天,贼众大溃",堪称古代版"装甲突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