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夜又是一轮新日,寒家四姐妹早早起来漱了口,洗了脸便去把昨日烧炭的土包砸开把碳取出,以品相好坏分开放好。
又将准备烧炭的柴堆好,糊上泥,留好口,点上火。
便只留一人看着看着做最后的封顶堵口工作。
其他的几个去打扫屋子的打扫屋子,帮寒母准备早饭的准备早饭,去准备上山物什的去准备。
这边寒母也已经把早饭做上了,寒父则正把早上从山上运回来的大块的柴砍好堆好。
一家人吃过早饭后,寒父还是去镇上看看,寒四丫想了想直接跑过去:“爹吖,我也要去。”
这一句话便让所有人的视线射过来,寒父疑惑道:
“你去干什么,咱们现在又没钱,逛不了街…”
话还没说完就被寒四丫打断:“我不是去逛街,我想去镇上看看,怎么就这么难找工作,市场这么饱和的吗。”
“看看这里的镇是什么样的,能不能找到什么赚钱的道道,靠现在这样,我们是这辈子都别想修仙了。”
寒大丫听到“别想修仙”,立马也跑过去:“爹,我也去,好歹也十岁了,看看能不能有什么这个年纪能干的。”
寒父没想到闺女们当时说的想修仙是真的。
他是没想过,在他的意识里他们家的条件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想,还是让闺女们自己去看看残酷的现实吧。
不切实际的幻想自己扎破比他费尽口舌有用,这是他上辈子得出来的真理。
于是最后,除了寒母,都去了镇上。
寒四姐妹去挑挑拣拣穿了身比较能看的过去的衣裳,头发再整理整理便随父亲出了门。
现在已经卯时过半,路上有些同样去镇上的村民。
从他们所在的碧溪村到李家镇要走一个时辰。
有的跟寒父一样是去蹲工作,有的则是去买菜。
其间有近日来跟寒父一起搭伴走的村民,姓刘,是寒父寻工作时熟起来的,寒母也去他家借过种子送过炭。
今日寒父在村口等了一阵没等到他便先走了,如今赶了上来,看寒父把四个闺女都带上了,便问道:
“阿勇,你今日不去找工了?怎么把四个孩子都带上了,你不能是……”
为免刘兄弟误会,寒父赶忙解释:“哪能啊,我是做那种事儿的人吗,是闺女们想去镇上看看。
我反正总在镇上转来转去的找工也找不见,今天就不找了带闺女们去看看,一会儿到了镇上我就不和刘哥一起找工了。”
刘兄弟听了,嘴上应着心里却在想这寒勇也太惯孩子了。
孩子想去就带着去,也不看看自家都困难成啥样了。
还以为寒勇真开始顾家想着好好把日子过起来了,还是不会过日子。
于是到了镇上西边凡人区客气着说两句便分开了。
这个镇,东区很大,为修仙者聚集的地方,有其专门的城门。
东区之外就是莽莽妖森,据说时常有妖兽出没。
而西区说是一个区,其实就是整个镇的外沿。
只不过有妖兽出没的山林的东区李家没丧心病狂的设置凡人区让凡人在那蹦哒。
西区有横向三条街,两条纵向街道穿过三条横街,三条横街最西头为街尾,街尾为青川河码头。
横向第一条街上多是女客们眷顾的脂粉、首饰、衣裳等铺子。
酒楼、点心铺子等较少,做的是高档生意,来往多是富者,贵者,此街名为止步街。
第二条街多是食铺,酒楼,其他铺子较少,街上小摊贩较多,价格比较亲民,名为长青街。
第三条街则是卖瓜果蔬菜、石磨、豆腐、打铁铺子等较多。
这条街街尾划了范围专门供村民来卖自家货物,名为平安街。
西区偏南是是平民百姓的居住区,西区偏北是富者居住区。
寒父先带闺女们去了平安街,平安街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从街头走到街尾,再从街尾绕到长青街,并没有去止步街。
这一圈基本都是寒四丫说停就停,说走便走。
寒四丫没有表现出局促不好意思之类的表情,一路走来都是大大方方的。
寒大丫二丫三丫在进入长青街之后便觉得脸热得很。
无他,她们的衣服补丁摞补丁,旁边总有人看着她们,更有甚者,刻意躲过与她们的接触。
在要进入止步街的时候寒大丫连忙劝道:“这条街就没必要逛了吧,我们能在这条街找到活儿就见鬼了。”
寒二丫和三丫不断点头附和:“没必要,着实没必要进去,还是想想这两条街有没有什么机会吧。”
“等下次有机会再来吧,现在来没用。”
寒四丫本来也没想着进去,她又不是没看见路人的眼神。
她是心理强大,但是这不代表她爱看人白眼。
这条街她只是大概望一望,等她赚到钱把自己捯饬的好一些才会去。
毕竟不能让人留下小乞丐的印象,影响以后发挥。
自古以来,还是女人的钱好赚呐,但也得有真本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