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最后的传统银匠。"吴晓梅接过话头,"我们合作社聘请他做技术顾问,昨天刚签的合同。"她从文件夹里取出杨公按了银印的协议,"包括带徒授艺和工艺复原。"
一个年轻科员凑过来看那份独特的合同——汉文条款旁边是吴晓梅手写的苗语译文,最下方除了签名和银凿划痕,还有杨公按的鲜红手印。
"这...合法吗?"科员小声问。
"比公证处还牢靠。"龙安心微笑,"杨公说银印比法律长久——他祖父民国时期打的银器,到现在印记还清晰。"
王局长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继续翻看文件。当他看到"文化监护权不可转让、不可炒作"的条款时,眉头终于舒展了些。
"那你们已经预售的七百多单怎么处理?"
"全部转为监护计划。"龙安心调出电脑上的转换页面,"原购买者可以选择退款,或者升级为终身监护会员,享有——"
"不要搞会员制!"王局长突然拍桌,"就是这种分级权益最容易出问题!"
会议室一片死寂。龙安心感到喉咙发紧,余光瞥见吴晓梅的手指在桌下悄悄比划着苗绣的针法——这是她紧张时的小动作。
"那就...平等监护权。"龙安心突然说,"每人限购一份,同等权益。我们设置智能合约,自动锁定二次交易。"
王局长与其他科员交换了眼色。年长些的女科员小声说:"其实这个模式...有点像故宫的文物认养..."
讨论持续到下午。最终,在龙安心承诺将监护收益比例提高到25%,并完全禁用转让功能后,王局长终于松口允许试点。
"但必须每天报备交易数据。"临走时,王局长在车门边警告,"一旦发现炒作苗头,立刻叫停。"
龙安心点头应下,目送黑色公务车扬起一路尘土离去。当车影消失在村口的老枫香树后,他才发现自己的衬衫后背已经湿透。
"成了?"吴晓梅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手里拿着两瓶冰镇刺梨汁。
龙安心拧开瓶盖,酸甜的液体滋润了他干渴的喉咙:"暂时吧。但监护计划必须马上启动,趁热打铁。"
他们回到办公室,召集全体成员开会。当龙安心解释新计划时,大学生们明显露出失望的神色。
"不能交易还有什么意义?"负责区块链开发的小陈嘟囔道,"流动性归零了..."
"意义?"吴晓梅突然站起来,银蝴蝶胸针不知何时又别在了衣领上,"杨公的银炉熄了四十年,昨天才重新点燃。你们想让火种传下去,还是再灭一次?"
会议室安静下来。小李——现在是杨公的正式学徒——怯生生地举手:"其实...智能合约可以设置成只允许血缘或师徒传承..."
"对!"龙安心眼前一亮,"就像杨公说的'银脉'!监护权可以传给子女或徒弟,但必须经过文化考核!"
方案越讨论越完善。到日落时分,他们不仅重构了整个平台架构,还设计出"文化贡献度"评分系统——监护者通过参与非遗活动积累积分,积分越高,在年度评议会中的话语权越大。
"等等。"吴晓梅突然打断技术讨论,"谁来评定什么是'正宗'传承?"
问题像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头上。龙安心想起杨公银炉前那些古老的仪式,想起务婆唱古歌时不可复制的颤音...这些如何用代码衡量?
"需要...一个长老会?"小李提议。
"款约团。"吴晓梅纠正道,"按我们苗族的规矩,重要事务由寨老、歌师、匠人头共同决议。"
龙安心迅速记下这个建议。当他抬头时,发现窗外已经繁星满天。月光透过老枫香树的枝叶,在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极了杨公打的那枚银蝴蝶的翅膀纹路。
"今天就到这里。"他宣布,"明天开始数据迁移,后天...正式上线。"
人们陆续离开后,龙安心独自留在办公室整理文件。当他关闭电脑时,屏幕反光中突然出现了父亲的身影——就像凌晨那个短暂的梦境。但这次更清晰:父亲手里拿着的不只是角尺,还有一把刻有奇怪纹路的银凿,与杨公那柄惊人地相似...
"龙安心?"吴晓梅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杨公来电话,问明天能不能带些银料过去。他说...想打一对镯子给你母亲。"
龙安心转身,看见吴晓梅倚在门框上,月光勾勒出她纤细的轮廓。银蝴蝶在她领口闪烁,仿佛随时会飞入夜色。
"我母亲去世十年了。"他轻声说。
"他知道。"吴晓梅走进来,手指轻轻触碰桌上的银饰设计图,"苗族认为,银器能连接生死两界。"
龙安心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拿起车钥匙:"现在就去。我有些问题...要当面问杨公。"
皮卡驶入月色中时,吴晓梅胸前的银蝴蝶正巧被一道流星照亮。在苗族的传说中,流星是祖先灵魂回家的路。龙安心不确定自己是否相信这个,但此刻,他确实感到有什么东西——或许是那些被遗忘的智慧,或许只是疲惫后的幻觉——正穿越时空,悄然降临。
---
喜欢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