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春耕计划

作品: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作者:深仨品|分类:游戏|更新:2025-05-07 15:26:19|字数:5920字

第一节:荒山变良田

晨雾如纱,笼罩着太行山起伏的轮廓。陈长安站在半山腰的岩石上,脚下的土地还带着夜露的湿润。三百多名战士和当地百姓已经在田间忙碌开来,锄头与石块碰撞的声响在山谷间回荡,惊起一群山雀。

"团长,这坡地太陡了,土层又薄..."老农张老汉蹲在地上,布满老茧的手指捻起一撮土,在掌心搓了搓,"往年种一季,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哩。"

陈长安接过土块,指尖传来的粗糙触感让他皱了皱眉。他蹲下身,用随身携带的匕首挖开表层土壤,露出下面灰白色的岩层。"张大爷,您看这样行不行——"他捡起一根树枝,在松软的泥地上画出一道道阶梯状的线条,"我们把坡地改成梯田,每层田埂用石块垒牢。"树枝又指向远处的山沟,"再把那里的淤泥运上来垫地,至少能增加一尺厚的耕作层。"

李云龙扛着铁锹大步走来,军装下摆沾满了泥点:"团长,三营的战士们在后山发现了个蝙蝠洞!"他兴奋地比划着,"里头积了老厚的蝙蝠粪,臭是臭了点,但绝对是好肥料!"

"太好了!"陈长安眼睛一亮,转向张老汉,"您老放心,我们有办法让这薄地变成肥田。"他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对李云龙说:"通知各营,每个连队抽调十名战士组成积肥队,再请老乡们带路,把附近能收集的肥料都找出来。"

第二节:土法造肥

军工区旁新搭的草棚门口,"肥料厂"三个歪歪扭扭的大字刻在一块松木板上。十几个半人高的大缸整齐排列,散发着复杂的气味。赵技术员戴着用纱布自制的口罩,正在指导战士们搅拌缸中的混合物。

"这个'堆肥法'关键是温度控制。"他用木棍搅动着黑褐色的糊状物,"要经常翻动,让空气进去..."突然发现陈长安站在门口,连忙放下木棍迎上去:"团长,您看这个配方——"

陈长安接过泛黄的纸张,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原料配比。他从口袋里掏出钢笔,在空白处添了几行字:"加些粉碎的石灰岩,能调节酸碱度。另外..."他指着角落里几个木桶,"可以试试把鱼内脏发酵做成鱼蛋白肥,我在...呃,书上看到过这个方法。"

炊事班长老马愁眉苦脸地跑来,围裙上还沾着面粉:"团长,战士们把做饭的骨头都收走了,俺今早炖白菜汤连个骨头渣都找不到!"

"老马,等秋收后我给你留两头猪。"陈长安拍拍他的肩膀,看着老马黝黑脸上深深的皱纹,"现在先克服克服,告诉大家,这些骨头磨成粉能让庄稼多打三成粮食。"

老马挠了挠花白的头发,突然眼睛一亮:"那...那俺去村里收!老张家前天刚杀了只羊,骨头肯定还在!"说完转身就跑,差点被门槛绊倒。

第三节:水往高处流

山溪旁,一场特殊的"军事行动"已经持续了三天。战士们用毛竹和松木搭建的引水渠蜿蜒如蛇,从百米外的山涧向梯田延伸。

"不行!这里落差太大,水都溅出去了!"孔捷抹了把脸上的水花,指着一段陡坡处的竹槽。湍急的水流从接缝处喷涌而出,把下面几个战士淋成了落汤鸡。

陈长安蹲在出问题的竹槽边,手指沿着水流方向比划。忽然,他站起身:"去把军工组做的那个齿轮组拿来!"他指向溪边一处两米高的小瀑布,"在这里装个水车,用齿轮带动提水装置,把水直接送到上面的蓄水池。"

三天后,一架奇特的木质水车在溪边转动起来。赵技术员设计的齿轮组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清澈的山溪水被一级级提升,最终流入高处的蓄水池。张老汉带着一群孩子围观,浑浊的眼睛瞪得老大:"这...这水咋还往山上跑哩?"

李云龙得意地拍拍水车粗糙的木架:"老爷子,这叫'科学种田'!等收了粮食,让您见识见识什么叫'科学吃饭'!"周围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

第四节:插秧竞赛

五月的阳光已经带着初夏的热度。陈长安卷起裤腿站在水田里,向围成一圈的战士们示范插秧要领:"三指捏秧,垂直插入,深度要一致..."他的动作干净利落,青翠的秧苗随着他后退的脚步整齐排列,像一列列等待检阅的士兵。

"团长,您这手艺比俺种了半辈子地的还地道!"张老汉蹲在田埂上,旱烟袋都忘了抽。

忽然一阵哄笑传来。只见李云龙弯腰撅臀,插下的秧苗东倒西歪,活像打了败仗的残兵。他的裤腿卷得一边高一边低,脸上还蹭了几道泥印子。

"老李,你这插的是秧还是摆八卦阵啊?"丁伟站在田埂上打趣道,"要不要给你找个风水先生看看方位?"

陈长安走过来,抓起一把秧苗:"看好了——"他的手腕灵活地翻转,秧苗根须带着泥浆划出优美的弧线,稳稳插入水中。转眼间,一排青翠的秧苗就像受训的新兵般挺直了腰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方便以后阅读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第25章 春耕计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第25章 春耕计划并对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