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七:如何成就佛道?
烦恼渡尽众生尽,众生性即是佛性,众生相即是幻相,众生无烦即诸佛,诸佛妙用无不是,无所从来亦无去,方则名为即如来。
偈八:如何照破心魔?
首先要观察起心动念,目前是攀比的念头吗?目前是依赖的念头吗?目前是嫉妒的念头吗?目前是评判的念头吗?目前是抱怨的念头吗?
目前是外求的念头吗?目前是算计的念头吗?目前是私欲的念头吗?目前是损人利己的念头吗?目前是贪欲无度的念头吗?目前是自私自利的念头吗?
目前是靠别人照亮自己的念头吗?时时要善观善察自己的这些心念,是什么样的动机、意图、目的?
摄镜照心,照清自己是什么心,自己的心念朝着什么轨道奔行?从根本上去下手方能照亮内心,打破虚妄颠迷,扭转自心航道,让自心通达无碍自在遨游十方,返源归本,点亮自心,永自富足。
偈九:诸法空相
一切缘起缘灭的空相,皆是从本性里幻化的,不管是无量念头也好,亦还是无量众相也好,通通皆如幻的风一样,随缘聚现一时的幻相。
幻化就是空的虚寂的,本性也是空的虚寂的,性相如如空寂本无生,没有真实的一个生灭,没有真实的一个相状。
将所有空相照空化空,将所有自我执念化空,将所有万缘万事化空,将所有恩怨情仇化空,将所有怨亲债主化空,回归空空无限的觉体,令其一切自在放飞乐无边。
偈十:如来所说法,说而无说!
一切法说出来后皆是妄,一切相显出来后皆是妄,一切声闻出来后皆是妄,一切味尝出来后皆是妄,一切见立出来后皆是妄。
妄指的表面的现象变化,妄指的虚妄无主体恒存,妄指的聚现一时的水泡,妄指的内心境界的体现。
在一切虚妄境相中观察,万物万象皆无恒存个体,一切个体相生灭无实存,皆依存源源不断灭性体,不断灭的性体本无一相,本无一言本无一法一名。
它永无断灭的具有觉照,它永无断灭的具有法体,它永无断灭的具有性德,它永无断灭的具有性智,它永无断灭的具有性源,它永无断灭的在万象中,运行而不离启用而无断,体悟本元本性者为真人。
偈十一:性相如如之境!
心本无物,可显现无量妙有相;心执一相,则局限于一相自我;一相自我,则自我与万法敌对;一相无执,则空空本心本无我;一相无执,则森罗万象无不我。
一相无执,则性相如如本一如;一相执之,万众皆为镜中魔军;一相执之,磨来磨去何休止也?
妙化万相,体性本自同;随缘启用,无相无不用;寂灭无生,心光永自闪;性自空寂,显相无不性;人生一趟,大海一水沤;坐观性海,万浪无不海;万千障魔,悉皆如浮云;自体自照,万相游寂乐。
偈总:元音老人开示
其实明见性一点难处没有,为什么不难?你时时刻刻见性,你自己不认识。
看见东西是它,听声音是它,手要工作是它,你明白之后,这都是我的佛性。
我们不要着相,相都是佛性所显现变化的影子,世间诸相,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男女老少,饮食起居等等这些相都是我们佛性所起妙用变化的影子。
我们不要着影子了,我们坏在错误的捕风捉影,要这个,要那个,这是我们佛性变化的影子,那就时时见性了。
你一着相,要这个要那个,就被事相所迷了,这都是随缘起用,你不着相,你就时时见性。难吗?没有难,你时时见嘛。它在你面前时时放光,你自己不知道嘛,所以明心见性毫无难处,人不知道,就把明心见性说得难得不得了。
好,剩下的就靠同修们去“自参自觉自照”,并不是抓着文字名词不放,修行悟道并不是学这些道理和知识,而是通过这些可指引我们悟到自身本具的“圆觉自性”,自启而用之,顿觉顿行,方为本。
六祖禅言:心中只要排除一切尘缘妄念,不思一切善,不思一切恶,先能控制自己的心念,因为万法原本就是在自性里,就这么简单。
弟子问:那么祖师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密语密意又怎么解说?
六祖答:任何的密语密意就是求了解自性的本心,等你了解自性本心,心中佛性彰显,你就是佛,佛就是你,这个是没有分别的。
弟:承蒙指点使我茅塞顿开。
最后,自作一首偈语:《清净安乐,无边际》。送给无量有缘人。
在一切幻化相中皆圆满,生死之假象无法迷惑你,空相无我一场游戏三昧,寂灭无生游到哪哪皆乐,随缘之化现到哪哪皆安,万法妙用无限本性无限。
空空本性无一物,万法聚现为幻园,种种妙用流星闪,闪闪相连何断灭?无断无灭性相如,全体现相无我用,全性闪光无不我,微妙无限无不利,本自超然再无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