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中,李明和王教授带着脸谱印章与戏谱夺路而逃。姜老板在人群中向他们点头示意,眼神中满是决绝。当他们消失在夜色中时,身后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姜老板为了掩护他们,选择与墨羽同归于尽。
怀中的戏谱还带着余温,李明攥紧拳头,泪水混着雨水滑落。下一个守护人又会在哪里?他们能否赶在墨羽之前集齐印章?而那“声传九霄,曲动乾坤”的真正含义,究竟指向怎样的惊天秘密?
第14章:丝绸上的暗码
暴雨停歇后的清晨,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硝烟的混合气息。李明和王教授蜷缩在城郊一间废弃仓库里,反复研读姜老板留下的戏谱。泛黄的纸页间,除了工尺谱和唱词,还夹杂着几行看似随意的墨痕。王教授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突然发现这些墨痕在阳光折射下,竟组成了细密的网格图案。
“这不是普通的戏谱,”王教授声音发颤,“这些网格与丝绸经纬的排列方式完全一致,或许和丝绸守护人有关!”李明立刻想起在地下宫殿中看到的丝绸纹路印章,猛地站起身:“江浙一带是丝绸之乡,我们去苏州!”
两人连夜搭乘火车,抵达苏州时正值晨雾未散。丝绸市场里,机杼声与商贩的吆喝声交织。李明凭借戏谱上的线索,在一家老字号绸缎庄门前驻足——匾额上“云锦阁”三字的笔法,竟与戏谱中的墨痕如出一辙。然而当他们踏入店铺,却发现店内空无一人,货架上的绸缎被翻得凌乱不堪,空气中残留着淡淡的血腥味。
“有人来过。”王教授弯腰捡起地上半幅绣着并蒂莲的丝绸帕子,边缘处用金线绣着北斗七星的图案,“这应该是守护人的信物。”话音未落,阁楼突然传来重物坠地的声响。李明握紧防身的短棍,小心翼翼上楼,只见一位身着素色旗袍的年轻女子倒在血泊中,手中死死攥着一卷丝绸。
“快救救我……”女子气若游丝,“墨羽……拿走了织机上的……”她艰难地指向角落一台古朴的提花织机,机身上刻满与地下宫殿相同的符号。李明刚要靠近,窗外突然飞来一枚烟雾弹,刺鼻的浓烟瞬间弥漫整个房间。
混乱中,李明背起女子冲下楼,王教授紧随其后。他们躲进狭窄的巷弄,女子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展开手中的丝绸——上面密密麻麻织着看似无序的色块,唯有边缘处的金线勾勒出半个凤凰图腾。“三色……辨经纬……”女子说完,永远闭上了眼睛。
王教授摘下眼镜擦拭镜片,声音哽咽:“她是丝绸守护人,这些色块应该是某种密码。”两人躲进一家茶馆,将丝绸铺在桌上。李明发现,当阳光穿透丝绸时,色块在桌面上投下不同颜色的光斑,组合成一串数字:“”——正是辛亥革命中某场关键战役的日期。
突然,茶馆外传来引擎轰鸣声。墨羽的黑色轿车将街道围堵,数十名黑衣人手持武器步步逼近。李明急中生智,将丝绸撕成布条缠在腰间,与王教授混入慌乱的人群。然而,在逃亡过程中,王教授为了掩护李明,被黑衣人抓住。他奋力将一枚刻有丝绸纹路的印章扔向李明,大喊:“快走!去南京博物院!”
李明在雨巷中狂奔,身后的枪声渐远。腰间的丝绸布条随风飘动,凤凰图腾仿佛在诉说着守护人的悲壮。王教授落入敌手,下一枚印章的线索也只剩“南京博物院”。墨羽究竟在织机上夺走了什么?而博物院中,又隐藏着怎样的危机与真相?丝绸暗码指向的历史秘密,是否会成为解开“神器”之谜的关键?
第15章:博物院的甲骨谜云
暴雨倾盆,李明冒雨赶到南京博物院时,夜色已如墨般浓稠。怀中丝绸布条上的凤凰图腾被雨水浸透,隐隐泛着诡异的光泽。他攥着丝绸纹路印章,混在最后一批闭馆前离院的游客中,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墨羽的爪牙随时可能出现,而他必须在天亮前找到甲骨文字守护人。
博物院的走廊寂静得瘆人,展柜里的青铜器泛着冷光。李明循着记忆来到商周甲骨展区,突然瞥见展柜玻璃上倒映出一抹黑影。他猛地转身,却只看到空荡荡的走廊,唯有通风口传来细微的金属摩擦声。“不好!”他意识到墨羽可能已经先一步潜入。
在甲骨卜辞展柜前,李明驻足凝视龟甲上的刻痕。这些三千年前的文字与地下宫殿里的甲骨印章莫名契合,可无论他如何寻找,都不见守护人的踪迹。正当他焦躁不安时,身后传来一阵苍老的咳嗽声。一位戴着圆框眼镜、身着中山装的老者推着清洁车缓缓走来,车斗里堆满的鸡毛掸子下,隐约露出一角刻满甲骨文的竹简。
“年轻人,这么晚还不走?”老者浑浊的目光扫过李明腰间的丝绸布条,镜片后的眼神突然锐利起来。李明心中一动,压低声音:“前辈,我在找甲骨文字的守护人。”老者的手顿了顿,将清洁车推向角落,从怀中掏出一枚龟甲形状的印章:“跟我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