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茶烟袅袅

作品:霓虹夜骨瓷白|作者:壹嘢督鸠呱伱|分类:悬疑|更新:2025-05-11 15:14:41|字数:8678字

何松年微微一笑,拿起茶壶,继续冲泡。

“茶是好茶,也要看喝茶的人。”

“看两位的气度,不像是寻常茶客。”

阮白釉放下茶杯,神色郑重起来。

“何先生,我们这次来,是想向您打听一种更老的茶。”

“哦?”

何松年挑了挑眉,似乎来了兴趣。

“多老?”

“1942年,武夷山,母树大红袍。”

阮白釉一字一句,清晰地说出。

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何松年冲泡的动作停了下来,抬眼看向阮白釉,眼神变得锐利。

茶馆内只剩下壶中沸水轻微的咕嘟声。

过了几秒,何松年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

“四二年的母树……”

“你们打听这个做什么?”

“那不是茶,是历史,是传说。”

沈青临接口道:

“我们正在追查一件与那个年代相关的旧物。”

“线索显示,这件物品可能与当年接触过那批母树大红袍的人有关。”

何松年沉默着,手指轻轻摩挲着温热的紫砂壶壁。

他的目光变得悠远,仿佛穿透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物资匮乏的年代。

“四二年……”

他喃喃自语。

“那年头,不太平啊。”

“母树大红袍,更是稀罕物中的稀罕物。”

“当时主事采摘制作的是林家,但采下来的茶,大部分都被官方收走了。”

“只有极少一部分,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流到了港岛,还有……雾港市。”

“您知道些什么吗?”

阮白釉追问,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

何松年看了她一眼,没有直接回答。

他重新拿起茶壶,又给他们续上茶。

“那批茶,经手的人不多。”

“能拿到手的,都是当时最有权势、最有门路的人。”

“英国人,商会大佬,还有一些……背景神秘的家族。”

他的话语点到即止,却让阮白釉和沈青临的心同时一沉。

英国人…家族…

这些关键词与威廉·阿什福德,与周家,隐隐重合。

“当年雾港市,谁有可能拿到这种茶?”

沈青临冷静地提问,试图获取更具体的信息。

何松年摇了摇头。

“具体是谁,我说不好。”

“时间太久了,很多事情都成了谜。”

“不过……”

他话锋一转。

“我这里,或许有样东西,能给你们一点线索。”

他站起身,走到茶馆角落一个上了锁的老旧樟木箱子前。

箱子打开,一股混合着樟脑和陈年纸张的味道散发出来。

何松年在里面翻找着,动作小心翼翼。

阮白釉和沈青临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期待与紧张。

片刻后,何松年拿着一个泛黄的纸包走了回来。

他将纸包放在茶台上,轻轻解开系着的细麻绳。

里面露出的,是一沓颜色深浅不一、边缘磨损的旧票据。

“这些是我父亲留下来的。”

何松年说道,语气带着一丝怀念。

“他是当年雾港市一家老字号茶行的伙计。”

“这是茶行的收据存根,还有一些……特殊的交易凭证。”

他仔细地翻动着那些脆弱的纸张,指尖拂过褪色的墨迹。

忽然,他的动作停住了。

他从中抽出一张格外陈旧、几乎要碎裂的票据。

那是一张手写的茶票,纸张是旧式的毛边纸,已经黄脆不堪。

上面的字迹是用钢笔书写,部分墨迹已经晕开,但依然可以辨认。

“找到了。”

何松年将那张茶票小心翼翼地推到他们面前。

阮白釉的心跳骤然加速。

她凑近细看。

茶票的抬头,写着“永裕茶行”四个繁体字。

日期是:民国三十一年,冬。

换算过来,正是1942年。

交易内容一栏,赫然写着:“武夷山大红袍(母树)”,数量是“贰两”。

而在买家签名处,是一个略显潦草,却依然能辨认的英文签名:

William. Ashford.

威廉·阿什福ード!

阮白釉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

真的是他!

他果然在1942年的雾港市,买到了传说中的母树大红袍!

她的目光急切地向下扫去。

在签名的下方,还有一行更小的中文备注,字迹娟秀,与英文签名风格迥异。

写的是:“周府,留仙裙宴用”。

周府!

周家!

阮白釉的手指微微颤抖。

线索在这里接上了!

威廉·阿什福德购买这批珍稀的大红袍,是为周家的一场宴会准备的!

那个所谓的“留仙裙宴”又是什么?

沈青临的目光同样锐利。

他注意到茶票的编号,以及票据背面一个模糊不清的印章。

“何先生,这张茶票…”

阮白釉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霓虹夜骨瓷白》,方便以后阅读霓虹夜骨瓷白第11章 茶烟袅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霓虹夜骨瓷白第11章 茶烟袅袅并对霓虹夜骨瓷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