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袁雪羽介绍的生意!

作品:财戒|作者:嚣张农民|分类:都市|更新:2025-05-03 10:57:42|字数:4408字

袁雪羽凑近了些,压低声音,眼神中闪过一抹暧昧:“不会耽误你们恩爱吧?”

我不禁被她的俏皮逗笑,轻声说道:“她正在熟睡,一时半会醒不来,但却在昨晚叮嘱我送你上班……”

顿了顿,我又补充道,“我也非常乐意,这是我的荣幸。”

袁雪羽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歉意:“那也耽误你睡觉了……真不好意思。”

“没事儿,我每天早上都跑步的,送你就等于跑步了。”我爽朗地笑道,试图打消她的顾虑。

很快,我们一同下楼。

小区的早餐摊,热气腾腾的包子、香气四溢的豆浆……为清晨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在这里用过早餐后,我们并肩朝着机场走去。

此时的街道还未完全苏醒,微风轻拂,裹挟着袁雪羽身上淡雅的香水味扑面而来,那香气仿佛有魔力一般,沁人心脾,让人忍不住迷醉。

她那及腰的长发也在风中轻轻摇曳,不时拂过我的脸庞和手臂,触感柔软而细腻,如同羽毛一般,撩拨得人心头泛起阵阵涟漪,心中也莫名多了几分柔情。

身旁的袁雪羽美得惊心动魄,一颦一笑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与这样的绝色佳人并肩而行,任谁的心情都会变得愉悦起来。

“张扬你的力气真大,昨晚那家伙一定被你吓死了。”袁雪羽俏脸微红,似乎察觉到自己的长发拂到了我身上,但她并未刻意躲开,继续与我保持近距离并肩前行。

我自信地笑道:“我以前就是健身教练,力气当然是很大的,对付那样的家伙,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其实,昨夜对付那男人我远远没用全力!

她轻轻点了点头,随后压低声音神秘道:“我联系上一个富豪,他有一幅石涛的画,但损坏了,被小孩子撕成了五六片,还被小孩子撒尿在画上,结果就朦胧一片,现在他拿着画在机场等我们,你去看看,有没有修复的可能?”

“石涛的画?”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石涛的大名,在艺术界如雷贯耳,那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颗璀璨无比的巨星,其艺术成就与传奇人生,为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石涛本姓朱,名若极,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靖江王朱亨嘉之子,他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降临世间。

然而,命运的车轮在时代的巨变中无情碾压,明朝覆灭后,幼年的他遭遇了家庭的巨大变故。

父亲朱亨嘉因企图称监国,被唐王朱聿键擒获幽禁,从此家道中落。

为了躲避灾祸,小小的他在太监的帮助下,无奈遁入空门,出家为僧,法名原济,一作元济,而后以石涛之名,以及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别号,在艺术的世界里书写传奇。

他一生游历四方,踏遍名山大川,将山河的壮丽与秀美尽收眼底,晚年则选择在扬州定居,最终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与世长辞。

石涛在山水画领域的造诣登峰造极,他以自然为师,笔下的山川气势恢宏、变幻无穷。

其笔法灵动多变,时而豪放洒脱,如狂风骤雨般肆意挥洒;时而细腻严谨,似春蚕吐丝般精致入微。用墨更是一绝,浓淡干湿相互交融,层次丰富,韵味悠长。

就像那幅《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构图新奇大胆,山石造型独特怪异,却又与整体画面和谐统一,线条流畅且充满动感,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完美展现出他对山水的独特理解与超凡表现力。

他的花鸟画同样独树一帜,常常以豪放不羁的笔墨和极具张力的构图,生动地展现出花鸟的生机与神韵。

在《墨葡萄图》中,他以狂草般的笔法挥毫泼墨,藤蔓如蛟龙舞动,墨色淋漓酣畅,葡萄果实圆润饱满,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清甜的果香,尽显率真洒脱的艺术风格。

即便人物画在他的作品中占比相对较少,但每一幅都堪称精品。他善于捕捉人物的神态与气质,仅用简洁的线条,便能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石涛提出的“一画论”,更是为中国绘画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认为绘画应从“一画”之法出发,通过对自然万物的深刻感悟与理解,将心中的意象转化为灵动的笔墨,从而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同时,他倡导“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等艺术主张,鼓励画家深入生活、观察自然,挣脱传统的束缚,大胆创新,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见解。

这些理念对后世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成为无数画家创作的灵感源泉。

石涛与弘仁、髡残、朱耷并称为“清初四僧”,其艺术成就备受推崇。

他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理念,不仅在当时的画坛掀起波澜,更如同璀璨的灯塔,为后世画家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近现代的绘画大师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都曾从石涛的艺术宝库中汲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艺术创作,将中国绘画艺术推向新的高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财戒》,方便以后阅读财戒第58章 袁雪羽介绍的生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财戒第58章 袁雪羽介绍的生意!并对财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