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灵四季酒店的顶楼会议室里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气,仿佛整个空间都被这股香气所笼罩。
卡洛琳优雅地坐在会议桌前,她身着一套精致的香奈儿套装,袖口微微挽起,露出腕间那根纤细的铂金手链。
这根手链不仅仅是一件饰品,更是乔送给她的第一份情人节礼物,承载着他们之间的深情厚意。
此时,卡洛琳正用那只戴着手链的手,将一份装订精美的文件轻轻地推过谈判桌。文件的封面设计简洁而大方,上面印着乔洛投资集团的标志和相关信息。
她的动作轻柔而自信,仿佛这份文件代表着她手中的权力和决心。
“乔洛投资集团的报价是1.04亿,现金支付,同时附带青训学院51%的控股权以及未来五年主场广告权。”卡洛琳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如同瑞士钟表的指针一般精准无误。
她的目光扫过对面的兵工厂董事会成员们,注意到他们脸上都露出了不同程度的皱眉表情。
然而,卡洛琳并没有被这些表情所影响,她继续说道:“但是,我们可以接受分期支付,前提是……”她稍稍停顿了一下,用指尖轻轻敲了敲桌上的《都灵体育报》头版,上面刊登着一篇关于兵工厂近期表现不佳以及球迷对球队未来发展的质疑文章。
“贵方需要配合我们平息球迷的质疑声。”卡洛琳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她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对面的董事会成员们身上,似乎在等待他们的回应。
兵工厂董事会主席有些烦躁地扯了扯自己的领带,他那双被金丝眼镜遮住的眼睛里,透露出一丝狐疑。他看着卡洛琳,缓缓说道:“球迷们已经在我们的俱乐部门口抗议三天了,他们声称这是‘资本对传统的掠夺’。如果我们接受你们提出的青训条款,恐怕会引发更大规模的骚乱。”
然而,卡洛琳对此似乎早有预料。她微微一笑,镇定自若地打开了投影仪。
随着屏幕上的画面亮起,一组数据出现在众人眼前。
卡洛琳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解释道:“过去十年间,兵工厂的青训毕业生为一线队所做出的贡献比例从42%一路下降到了11%。相比之下,皮匠队的青训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准。”
接着,她又调出了一张对比图,继续说道:“如果我们能够共享青训资源,那么贵队的青训支出将会降低37%。同时,我们还能保证每年至少为贵队输送两名U21球员。这对于球迷们来说,难道不正是‘传统的延续’吗?”
这时,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位白发老人拄着拐杖走进来。卡洛琳认出那是兵工厂的俱乐部主席,1968年欧洲杯冠军成员。"我听说有人想拆分我们的青训学院。"老人的声音带着沙哑的威严,"当年我父亲在这里当教练时,青训楼的每一块砖都是我们亲手搬的。"
卡洛琳站起身,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白发老人19岁代表兵工厂首秀的黑白照片,背景是已经拆除的老看台。
"先生,我们不是要拆分它,而是要复兴它。"她指着照片,"您看这张照片里的球门网,和我们皮匠队训练基地用的是同一个品牌。有些传统需要守护,有些则需要用现代方式延续。"
白发老人盯着照片,沉默片刻后转身对董事会说:"好吧,我投票赞成。"
当卡洛琳带着草签协议走出酒店房间时,她的手机突然开始震动。她拿出手机一看,发现是乔发来的一段视频。
视频里,阳光洒在皮匠队的训练场上,助理教练吉米正站在一群身穿兵工厂球衣的小球员中间,指导他们颠球。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而吉米则耐心地纠正着他们的动作。镜头缓缓扫过围栏,上面挂着一条醒目的标语——"同一个梦想,两座球场"。
卡洛琳看着视频,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微笑。这正是她昨晚精心策划的一招,她让公关团队将这段视频匿名发送给了所有的体育媒体。她知道,这样的视频一定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而这也正是她所期望的。
最终签约仪式在兵工厂的老球场举行,老乔特意选了1934年夺冠时的同款奖杯作为背景。当他与兵工厂董事会主席握手时,看台上突然爆发出整齐的 chant:"皮匠队!皮匠队!"——那是公关公司雇来的球迷组织,每人手里都拿着印有"本土英雄"字样的围巾。
卡洛琳站在人群边缘,看着老乔在摄像机前举起兵工厂的新队旗——底色还是传统的深红色,但左上角多了一颗银色五角星,与皮匠队的队徽遥相呼应。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里面存着刚收到的消息:FIFA财务公平竞赛部门正在"关注"这笔收购。
"要处理吗?"她给老乔发去消息。
很快收到回复:"不用。争议才是最好的广告。"
夕阳将球场的草皮染成金色,老乔走向球员通道时,被一个媒体记者拦住。"你会让兵工厂重新强大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