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站在一个半天然半人工的平台上,身后是悬崖,面前是依山而建的寺庙。寺门上方挂着一块斑驳的匾额,上书"茶禅一味"四个大字,落款竟是乾隆年间的某位高僧!
茶会设在寺庙的大殿内。没有桌椅,所有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大圈。中央摆着一个巨大的陶制茶海,周围散落着各式茶具,从古朴的紫砂到精致的瓷杯应有尽有。
"第一道茶,盲品。"长老宣布规则,"说出产地、年份、制法,最接近者优先选下一轮茶叶。"
侍者端上第一杯茶。我抿了一口——汤色橙红,入口醇厚,有明显的药香和木香,回甘绵长。
"我猜是90年代的易武正山。"我说。
几位茶商点头赞同。轮到玉香时,她却皱起眉头:"这是易武的茶,但不是正山...是旁边那片被雷劈过的古茶林,1997年采的。"她顿了顿,"制茶那天在下雨,所以有淡淡的水腥气。"
全场哗然。侍者揭开答案——完全正确!连"被雷劈过"这样的细节都丝毫不差。
"你怎么..."我惊讶得说不出话。
玉香自己也显得很困惑:"我就是...尝出来了。"
接下来的几轮,玉香的表现更加惊人。不仅能准确说出茶叶的来历,甚至能描述出采茶时的天气、制茶师的性别年龄!茶商们从惊讶到敬佩,最后几乎带着一种敬畏的神情看她。
"岩温兄,"一位白发茶商感慨,"你女儿这是'茶灵附体'啊!"
岩温的表情却很复杂,既骄傲又忧虑:"她母亲当年也..."
话未说完,长老突然高声道:"最后一道茶,请七彩普洱的主人呈上。"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我们身上。玉香取出精心保管的七彩普洱,我注意到她的手指在微微发抖。当热水注入茶壶的刹那,那股熟悉的、能让人灵魂战栗的香气再次弥漫开来。
"请用。"玉香将茶汤分入茶碗。
茶商们轮流品尝,有人流泪,有人合十念佛。轮到一位来自台湾的老茶人时,他突然瞪大眼睛:"这味道...这难道是传说中的'凤凰泪'?"
"什么凤凰泪?"我问。
老茶人激动地说:"据传古时候有凤凰在茶树上滴泪,使茶叶具有七色光彩和七重滋味。但这种茶应该已经..."
"失传了?"颂猜的声音突然从殿外传来。不知何时,他也来到了茶会,手里捧着一个古朴的木盒,"未必。"
他走到中央,打开木盒——里面赫然是一片干茶叶,在灯光下隐约泛着七彩光泽!
"这才是真正的'凤凰泪'。"颂claim说,"来自清迈的千年茶树王。而你们的..."他指向玉香的茶壶,"只是赝品。"
大殿内一片哗然。玉香脸色煞白,岩温则猛地站起来,拳头捏得咯咯响:"你胡说!"
"是吗?"颂猜不慌不忙地取出一个小瓶,倒出几滴液体在玉香的茶汤里。令人震惊的是,茶汤中的七彩光芒竟然渐渐消失了!
"你做了什么!"我冲上前。
"只是让茶叶显露出本来面目。"颂猜转向众人,"各位,真正的七彩普洱需要特殊的保存方法,他们显然不知道..."
"我们知道!"玉香突然大声说。她从怀中取出颂猜之前给我的那个布包——我一直忘了给她看——打开后,里面是一些淡黄色的晶体。
"这是喜马拉雅岩盐,用来唤醒沉睡的茶灵。"玉香将盐粒撒入茶壶,轻轻摇晃,然后闭上眼睛,用傣语低声吟唱起来。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茶汤中的七彩光芒逐渐恢复,而且比之前更加绚烂!更神奇的是,茶香中似乎混入了某种音乐般的韵律,让人想起山涧流水和风吹茶林的声音。
颂猜的脸色变了:"你怎么会'唤茶咒'?这只有..."
"我母亲教我的。"玉香睁开眼,目光如炬,"现在,请解释为什么你会有我母亲的照片,又为什么知道我们的茶会'生病'?"
大殿内鸦雀无声。颂猜的喉结滚动了几下,最终叹了口气:"因为...你母亲可能也是我姑姑。"
这个爆炸性的消息让所有人震惊。岩温一个箭步上前揪住颂猜的衣领:"你再说一遍!"
"二十年前,"颂猜艰难地说,"我父亲临终前告诉我,他有个妹妹年轻时远嫁中国,后来失去了联系。直到去年整理遗物时,我才发现那张照片..."
玉香的身体晃了晃,我赶紧扶住她。她盯着颂猜看了许久,突然问:"你左肩胛骨上是不是有个月牙形的胎记?"
这次轮到颂猜震惊了:"你怎么知道?"
"我母亲说过..."玉香的声音哽咽了,"她说过她哥哥的孩子都有这个记号。"
岩温突然松开颂猜,踉跄后退几步,脸色惨白:"不可能...她明明说家人都死在战乱..."
茶会在一片混乱中结束。回程时,我们三人沉默地走在最后。玉香时不时偷瞄岩温,而老人则一直盯着地面,仿佛那里有答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