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榆树沟热火朝天、全民一心为“莫爷”修建“传世神殿”和打造“不朽金身”(村民们朴素的叫法)而挥洒汗水之际。
韩莫也没闲着。
他一边稳坐神像之中,接受着村民们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的、日益精纯的信仰之力,一边将大部分心神沉浸在对【地煞七十二变】的参悟之中。
这门天道亲赐的大神通,实在是包罗万象,奥妙无穷!
仅仅是初阶,其中蕴含的无穷变化之理,就足以让他这个拥有现代灵魂的穿越者,也感到头晕目眩,深陷其中而不可自拔。
他发现,这七十二变,并非简单的模仿外形,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所变之物的“道”与“理”,要抓住其“神”与“韵”。
比如,他想变成一块坚硬的石头,不仅仅是改变灵魂的形态,更要让自己从灵魂本源深处,散发出石头的“坚固”、“沉稳”、“亘古不变”的意境。
这需要对天地万物有着极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超乎常人的领悟能力。
当然,以韩莫现在的境界,还远远达不到那种“以假乱真、瞒天过海”的程度。
他尝试了几次,结果依旧是……惨不忍睹。
想变成一只翱翔天际的雄鹰,结果在神像空间里扑腾了几下,就变成了一只掉了毛的、眼神迷茫的……小鸡崽。
想变成一株迎风招展的青松,结果变成了一根歪歪扭扭、随时可能被风吹断的……豆芽菜。
“唉……任重而道远啊!”韩莫郁闷地叹了口气。
看来,这七十二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感悟。
他决定,还是先从最基础的“改变自身气息”、“模拟不同形态”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来。
至少,以后出门在外,能多几重“马甲”,安全系数也能大大提高。
除了修炼神通,韩莫也没忘了自己最重要的“KPI”——
刷功德!
神庙的扩建,神像的重塑,那可都是吞金巨兽!
他现在这一万多点功德,看似不少,但真要投入到这两个无底洞里,估计连个响儿都听不见。
必须得广开财源!
于是,在“莫爷”时不时降下的、充满“智慧光芒”的“神启”指引下,榆树沟的各项事业,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田庚负责的灵药圃,在参宝这个“行走的植物生长素”和韩莫提供的“跨时代”种植理念的双重加持下,各种低阶灵药的长势喜人,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显着提升。
陆明远那边,也终于在烧毁了无数珍贵药材之后,成功试制出了第一批药效勉强合格的“金疮膏”和“大力丸”,虽然跟真正的丹药还有十万八千里的差距,但对于普通村民来说,已经算是疗伤圣药和补充体力的神丹了!
墨生和公输班这两个技术狂人,除了呕心沥血地设计那座注定要名垂青史的“莫爷大神殿”和“韩莫专属神像”之外,也没少在韩莫的“点拨”下,捣鼓出一些足以让这个时代震惊的“小发明”。
比如,一种利用水力驱动的连杆式锻锤,大大提升了铁匠铺的锻造效率,榆树沟的兵器和农具品质,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
再比如,一种结构更加精巧、容错率更高、甚至能自动报警的“防盗捕鱼网”,让榆树沟的渔获量和安全性都得到了保障。
甚至,他们还在韩莫“点燃蜡烛可以照明,那点燃某种特殊的石头会不会也能发光很久”的“神启”下,开始研究起了……“长效照明符石”?
榆树沟的“科技树”,正在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疯狂地向上攀爬,枝繁叶茂,充满了勃勃生机!
而这一切的繁荣与进步,都在潜移默化中,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最实在的……
功德!
虽然每一次增加的数额可能并不算太多,但日积月累之下,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韩莫看着自己功德面板上那个缓慢但坚定地向上跳动的数字,心中那因为即将到来的“巨额开销”而产生的焦虑感,也稍稍缓解了一些。
就这样,时间在榆树沟热火朝天的建设和发展中,悄然流逝。
神庙的地基已经夯实完毕,一块块经过精心打磨的巨石,在二丫那堪比“人形起重机”的神力和村民们齐心协力的汗水浇灌下,开始堆砌起神殿那雄伟壮丽的墙体轮廓。
神像的最终设计图,也经过了墨生和公输班长达数日的、堪称“华山论剑”般的激烈争论和无数次的修改,终于拍板定案——
那将是一尊高达三丈六尺、身披绣着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图案的广袖玄黑道袍、一手虚托着一盏造型古朴的莲花灯(韩莫的恶趣味,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绝对不是因为宝莲灯!)、另一手自然垂下,掌心向上,仿佛在接引天地之力、又像是在赐福众生、面容与韩莫灵魂化形后的青年模样一般无二、眼神悲悯中带着威严、俯瞰众生的……
超级无敌至尊大神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