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兵临广阳

作品: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作者:左牵黄右擎苍|分类:历史|更新:2025-05-16 22:36:28|字数:4766字

袁绍大军在冀州境内一路北上,最终于泉州扎下营寨。

自进入冀州以来,他的军队像一块磁石,不断吸引着四散的汉军残部。每日都有新的队伍前来投奔,或是三五成群的溃兵,或是整编制的残部。

“主公,今日又收拢了百余人。”田丰手持竹简,恭敬地站在袁绍身后汇报,“其中还有两百骑兵,是从渔阳溃退下来的。”

袁绍微微颔首,手指轻敲栏杆:"粮草可还够用?"

“新任冀州刺史送来了三千石粮食,加上我们在沿途征集的,暂时无忧。”田丰顿了顿,“只是士气依旧低迷,许多士兵谈起张纯叛军仍心有余悸。”

“新任刺史?这么快就到位了。”袁绍眉头紧锁。

“贾琮?”

“正是为政清廉的贾公,贾孟坚。”田丰回答道。

“元皓,你以为当如何?”袁绍转身问道。

田丰捻着胡须思索片刻:“属下以为,当务之急是稳定幽州民心。张纯之所以势如破竹,不仅因其兵锋锐利,更因百姓对朝廷失去信心。”

袁绍眼中精光一闪:“你是说...”

田丰压低声音,“卢师在幽州素有威望,若他出面主持大局,必能安定民心,震慑叛军。”

让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重新露面,确实是个妙计。

“我亲自去拜访卢师。”

夜色深沉,军营中火把摇曳,映照出幢幢人影。

袁绍披着一件深色大氅,步履沉稳地穿过层层营帐,来到卢植的中军大帐前。帐外亲兵见是袁绍,立刻抱拳行礼:“袁将军!”

袁绍微微颔首,低声道:“卢师可曾安歇?”

亲兵摇头:“卢公仍在批阅军报,尚未休息。”

袁绍沉吟片刻,抬手示意亲兵不必通报,自己轻轻掀开帐帘,迈步入内。

帐内烛火通明,卢植正伏案疾书,案几上堆满了竹简与地图。

他虽已年迈,但腰背挺直如松,眉宇间仍透着刚毅之气。听到脚步声,他头也不抬,只是淡淡道:“本初,深夜来访,可是有要事?”

袁绍微微一笑,拱手行礼:“弟子冒昧打扰,还望卢师见谅。”

卢植这才搁下笔,抬眼望向袁绍。

他的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袁绍在他的注视下,竟不自觉地挺直了脊背,如同当年在洛阳求学时一般。

“坐吧。”卢植指了指案几对面的席垫,语气平和。

袁绍依言坐下,目光扫过案上的军报,发现上面详细标注了涿郡周边的兵力部署与张纯叛军的动向。他心中暗叹,卢师虽已年迈,但治军之严谨,丝毫不减当年。

“卢师连日奔波,又忙于军务,弟子担忧您的身体。”袁绍语气诚恳。

卢植淡然一笑:“老夫虽老,筋骨尚健。”

“倒是你,统领大军,事务繁杂,深夜前来,想必不只是为了问候吧?”

袁绍沉吟片刻,终于开口:“卢师明鉴。弟子此来,确有要事相商。”

他顿了顿,目光凝重:“张纯叛军虽退守蓟城,但仍有数万之众,且勾结乌桓,威胁幽州。”

“我军虽已收拢残部,但兵力仍显不足。弟子思虑再三,想请卢师以朝廷旧臣之名,号召幽州豪杰共讨叛逆,以壮我军声势。”

卢植目光微动,手指轻轻敲击案几,似在思索。

良久,他缓缓道:“本初,你可知老夫为何愿随你出征?”

袁绍一怔,随即恭敬道:“弟子愚钝,请卢师明示。”

卢植目光深邃:“老夫一生,最恨者,莫过于祸国殃民之辈。”

“张纯叛乱,致使百姓流离,若无人挺身而出,幽州必成焦土。”他顿了顿,语气渐沉,“但你需记住,兵者,凶器也,不可轻动。”

“若只为争权夺利,而非救民于水火,则老夫今日所做,便毫无意义。”

袁绍心头一震,肃然道:“弟子谨记卢师教诲,绝不敢有负百姓期望。”

卢植凝视他片刻,终于点头:“好。明日我便修书数封,邀幽州世家共襄义举。以老夫薄名,或可再聚数千义兵。”

袁绍面露喜色,再次拱手:“有卢师相助,平定幽州,指日可待!”

卢植却微微摇头:“本初,莫要过于乐观。张纯狡诈,乌桓凶悍,此战绝非易事。你需谨慎行事,不可轻敌。”

袁绍郑重点头:“弟子明白。”

帐内一时沉寂,唯有烛火摇曳,映照出二人凝重的神情。良久,卢植轻叹一声,道:“时候不早,你也该回去歇息了。”

袁绍起身行礼:“弟子告退,卢师也请早些安歇。”

卢植微微颔首,目送袁绍离开。待帐帘落下,他重新提笔,在竹简上写下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安民,止戈。”

三日后,泉州城外旌旗招展。

卢植一身戎装,虽已年迈却挺拔如松。他身后是袁绍精心挑选的三千精锐,甲胄鲜明,刀枪如林。

袁绍亲自为卢植牵马:“老师此去,学生已命人快马通知涿郡太守刘卫接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方便以后阅读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第248章 兵临广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第248章 兵临广阳并对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