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薪火相传(三)

作品:医女的大唐恋歌|作者: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分类:古言|更新:2025-05-16 21:22:37|字数:6050字

更漏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张思贞记得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场景,烛火将《黄帝内经》的影子投在墙上,字句仿佛化作游动的墨蛇。每当困倦袭来,他就会望向窗外,看苏瑶的窗棂是否还亮着灯。多数时候,那盏羊角灯的光晕总会穿透夜色,如同永不熄灭的航标。某个冬夜,他为破解 "真寒假热" 的医案苦思冥想,苏瑶披着霜雪而来,教他以 "投石问路" 之法,用小剂量附子试探病情。当患者转危为安时,她鬓角的冰碴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芒,比任何理论都更生动地诠释了 "医者仁术"。

药圃里的艾草在月光下轻轻摇曳,叶片上的露珠映出点点星光。张思贞想起苏瑶教他辨认蕲艾的情景。"经霜的艾叶,背面绒毛更密,燃烧时烟气柔和。" 她手持艾条,在患者足三里穴悬灸,橘色的火苗在夜色中明明灭灭,"就像医者的温度,要恰到好处,才能驱寒扶正。" 此刻他下意识摸向腰间的药囊,里面装着苏瑶赠予的沉香木脉枕,纹理间还残留着她掌心的余温。

夜风送来远处的犬吠,打断了他的思绪。张思贞望向星空,猎户座的腰带三星在云层中若隐若现,如同苏瑶教他辨识的人体三关脉。他想起那些跟随出诊的日子,苏瑶在颠簸的马车上为产妇把脉,在昏暗的油灯下为孩童施针,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早已深深烙印在他心中。某次救治瘟疫患者时,苏瑶将防护的雄黄香囊塞给他,自己却站在最危险的位置。"医者若怕,病家何依?" 她的话语穿透防护的薄纱,让他真正理解了何为 "大医精诚"。

记忆翻涌间,他忽然想起初入医馆时的窘迫。连捣药都不得要领的自己,曾将药臼里的黄连洒得满地皆是。苏瑶没有半句责备,只是重新称量药材,示范捣药的节奏:"力道要沉而稳,如同对待生命,不可急躁。" 此刻,他的双手早已布满老茧,却能精准控制每味药材的粉碎程度。那些在药臼前度过的无数晨昏,那些被药汁染成深褐色的指甲,都成了通往良医之路的铺路石。

更夫的梆子声由远及近,惊起梁间的夜枭。张思贞站起身,月光为他披上银甲,药囊里的铜铃发出细碎声响。他望向苏瑶的房间,窗棂上依旧映着伏案的身影。三年来,无论多晚,那盏灯总是最后熄灭。这份坚守,早已化作他心中不灭的火种。

"思贞。" 苏瑶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手中的羊角灯照亮她鬓角新添的白发,"明日要去三十里外的渔村义诊,今夜早些歇息。" 灯光下,她递来一本手抄的《海上仙方》,扉页上用朱砂写着 "医道如海,唯勤作舟"。张思贞接过医书,触到纸页间夹着的干枯艾叶 —— 那是他们初次辨认蕲艾时留下的纪念。

夜更深了,银河在天际流淌,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东方。张思贞站在药圃中央,四周的药草在月光下舒展枝叶,散发着沉静的香气。他终于明白,自己的成长是苏瑶的教导与自身努力共同编织的锦缎。每一味药材的研习,每一次病症的攻克,都让他离心中的目标更近一步。

仰望星空,他暗暗发誓:要成为像苏瑶那样的医者,以仁心为灯,以仁术为舟,在守护生命的长河中永不停歇。药香随风飘散,与月光融为一体,仿佛在诉说着医者代代相传的信念与坚持。而那盏永不熄灭的羊角灯,将继续照亮无数个如他一般逐梦的医者,在岁月的长河中,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

喜欢医女的大唐恋歌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医女的大唐恋歌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医女的大唐恋歌》,方便以后阅读医女的大唐恋歌第195章 薪火相传(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医女的大唐恋歌第195章 薪火相传(三)并对医女的大唐恋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