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修路

作品: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作者:玉树的王捕快|分类:历史|更新:2025-05-16 21:17:21|字数:3108字

元煦二年二月,李云湛在朝堂上宣布了对官员俸禄的新规定。

官员的俸禄暂作如下规定:一品官每月俸禄一百石,从一品九十五石,正二品九十石,从二品八十五石,正三品八十石,从三品七十五石……以此类推,直至九品官每月二十石。”

军官的俸禄暂作如下规定:元帅每月俸禄一百石,上将每月九十五石,中将九十丆,少将每月八十五石……以此类推,直至少校每月五十石,尉官每月二十石。”

还有一项重要的规定。从今日起,官员和将领们实行‘做六休一’的制度,即每六天休息一天。逢重大节日,如春节、元宵、寒食、端午、中元、中秋等,还将有额外的休沐一天的时间。春节大假从腊月二十五放假至正月初八。

李云湛的声音刚落,满朝文武便纷纷跪下,高呼:“陛下圣明!”

“陛下,此番俸禄新规,实乃体恤臣下之至德。‘做六休一’与节日休沐之制,更是关怀备至,臣等感激涕零!”

李云湛不想与群臣多说便说道:“今日之事,就此议定。诸位爱卿,退朝吧。”说完,他便起身,缓缓走下龙椅,离开了朝堂。

随着李云湛宣布退朝,朝堂上的喧嚣逐渐平息。然而,这仅仅是大雍变革的序曲。在大雍的广袤土地上,一场关乎民生与经济的变革正在悄然兴起。

在大雍民间,随着水泥厂和砖瓦厂的不断增加,各地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按照工部的指标,今年每个县城都计划建有一到两个砖瓦厂和水泥厂。这些工厂的建设,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一些襄平和幽州的郊外,新建的水泥厂和砖瓦厂已经初具规模。高大的烟囱矗立在工厂的中心,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在各个车间,脸上洋溢着对新生活的期待。这些工厂的建立,不仅解决了当地许多人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运输车辆频繁往来,将原材料运进工厂,将成品运往各地,一派繁忙景象。

与此同时,京城和幽州两地率先使用水泥,建筑工地也变得更加热闹。新的建筑材料源源不断地供应,使得房屋建设的速度大大加快。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乡村的民居,都能看到使用新型砖瓦和水泥建造的建筑。这些新材料不仅质量更好,而且价格相对稳定,让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更好的居住条件。

在大雍的乡间小道上,一条崭新的水泥路正在缓缓延伸,春日盎然,还伴有轻微凉风,可工人们却干得热火朝天。

“嘿,老张,这水泥得快点铺,不然一会儿就凝固了!”一个身材魁梧的工人,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大声喊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却又透着一股豪爽。

“嘿,小李,那边的石子儿再匀实些!”一个戴着草帽的工头,扯着嗓子喊道,眼神里透着一丝严厉,却又带着几分关切。小李应了一声,手里的工具动作更快了几分,嘴里还嘟囔着:“放心吧,工头,咱这活儿,绝对不含糊!”

不远处,阳光洒在几个年轻工人的身上,他们正齐心协力地搬运着那沉重无比的水泥袋。这些袋子似乎与他们的身材极不相称,但他们的步伐却稳健而有力,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

伴随着“嘿哟,嘿哟”的号子声,工人们的身体随着节奏一同起伏,每一次的发力都显得那么自然而协调。这号子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一首激昂的劳动赞歌,充满了节奏感和力量感。

其中一个年轻的工人,额头上挂满了晶莹的汗珠,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如同阳光一般,温暖而明亮,让人不禁为之感染。

“哎呀,这水泥得赶紧铺开,别耽误了时辰!”突然,一个身材高大的工人高声喊道。他名叫阿强,手中挥舞着铲子,动作干脆利落。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这炎热的夏日里显得格外响亮,仿佛能够穿透那烈日的炙烤。

旁边的阿贵听到阿强的呼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轻松的笑容。他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工具,回应道:“阿强,你这嗓门,十里八乡都能听见啦!不过你说得对,这活儿得抓紧,咱可不能拖后腿。”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你看看这天气,虽说现在是春天,但这太阳晒得人直冒汗。咱们得趁着这好天气,把路修得漂漂亮亮的。”

喜欢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方便以后阅读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第179章 修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第179章 修路并对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