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的脸色一变,觉得大臣说得在理。
说到底,李云的产品跟垄断似的。
全世界就他有这技术。
主动权在他那儿,不在咱们这儿。
李云说要建厂,那就建;他说撤,咱们也拦不住。
这就是垄断的厉害。
理查德头疼得要命,后悔当初没多想就行动了。
现在麻烦大了。
李云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
李云要是真火了,技术没了,现有的工厂都可能保不住。
这跟晴天打雷似的,吓人一跳。
两边吵得不可开交。
理查德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点到自己的名字。
突然,砰的一声!
理查德吓了一跳。
他抬头一看,戴卓尔夫人狠狠地拍了下桌子。
“安静!”
“这是内阁,不是你们吵架的地方!”
“赶紧做决定!”
“不是让你们来拌嘴的!”
夫人重重地拍了拍圆桌,大臣们立马闭嘴了。这场景,谁也不敢造次。
夫人绷着脸看了一圈,“先弄清楚,李的技术到底有没有必要?”
科技大臣赶紧说:“太有必要了!”
“不管花多少钱,都得搞到手。”
“专利局的报告说,祖家科学院的专家研究过这技术。”
“他们发现,这技术能实现实时视频通话。”
“还能支持文件断点续传呢。”
科技大臣看大臣们一脸懵,心里暗说他们没见识,换了个大白话:
“听仔细了,这项技术对我们控制殖民地至关重要。”
“无论如何也得弄到手!”
夫人点头赞同,接着问:“咱们的科学家自己做不出来吗?即使有李的专利核心部分也不行?”
科技大臣无奈一笑:“李是个顶尖科学家。”
“咱们的科学家还有好多难关没过。”
“短时间里做不出来。”
“非得用他的成品当参考才行。”
其实他们在撒谎,真相是他们得靠那成品软件来分析、逆向操作。
夫人摆摆手,“我明白了。”
“要是拿不到李的技术,咱们就落后了。”
科技大臣耸耸肩,“这是实话。”
夫人瞅瞅大臣们,“行,那咱们聊聊,如果李来建厂,咱们得给什么好处?”
“地皮、厂房,还有三年免税。”
“还有要补充的吗?”
大伙都摇头。
夫人又说:“要是李不来建厂,甚至把手机厂全搬走,咱们会损失什么?”
这时,大家七嘴八舌:
“光一个月的GDP就少五十亿英镑。”
“一年近百亿的税就没了。”
“二十万人的饭碗砸了。”
大臣们突然安静下来。
夫人瞅瞅财政大臣:“二十万个工作岗位?”
财政大臣点点头,“没错!”
“这只是爱华手机厂提供的岗位。”
“他们要是撤厂,这些岗位就全没了。”
“咱们得正视这事。”
“这可不只是二十万个岗位,是二十万个家庭。”
“一旦有事……”
“这二十万个家庭都得失业。”
内阁里静悄悄的,大伙儿都被这场景惊呆了。这真是个残忍的现实。
财政大臣接着说:“要是李先生继续开新厂,哪怕雇的人没手机厂多,只要有一半——也就是十万个岗位,那这些工人的家庭就会成为咱们的坚定支持者。咱们的内阁地位就能稳如泰山!”
听到这话,内阁成员们眼睛都亮了。
夫人瞅瞅大家,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咱们的目标就一个,中期选举。为了这个目标,牺牲点税收优惠算什么?别忘了咱家的宗旨——只给富人服务。李先生不是第一个享受这优惠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理查德。”
理查德立马站起答道:“夫人,我在这儿!”
夫人冷冰冰地说:“你去找陈涛涛,找块地皮建厂。你得赶紧把李先生想要的事办了。顺便拟个文件,给爱华集团免三年税。”
内阁里没人敢反驳夫人的提议。他们都被吓住了!
督爷很快就给李云打去电话,分享了好消息。但李云只是轻轻摇了摇头,这事他早就料到了,所以并没有太激动。不论是爱华手机还是爱华电脑,那可都是垄断行业。全世界就那么一家公司正在捣鼓个人小型电脑,别家可都没这能耐。顺便提一句,那家公司在搞一种大型计算机,个头跟一间屋子差不多大,离变成产品还远着呢。这样的独家生意,祖家怎么可能放手?
李云心想,祖家肯定明白,除了技术之外,这些工厂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它们能消化大量的劳动力。工厂规模越大,需要的工人就越多,这样一来,既能创造就业,又能稳定社会。要是祖家的内阁不傻,应该能看出这一点。要是他们真傻……
那李云可不含糊,二话不说就要撤资走人。
政客们可以不那么聪明,也可以反应慢点,但要是连最基本的判断力都没有,跟着他们准没好果子吃。而要是祖家的内阁不傻,他们肯定会答应李云的要求。毕竟,哪个有钱人不想避税呢?有的人财产数以亿计,一年交的税才那么一丁点儿,这种事又不是没发生过。那祖家人为什么还能忍呢?还不是因为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嘛。就算收不到富人的税,难道还收不到工人的税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